“從單個項目看,對環境的影響可能不大,但是從河流的主流支流統籌看來,多重累加、缺乏整體規劃的水電項目,積聚在一起,就可能導致很大的生態環境問題。”6月15日,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有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解釋。
相比火電項目,水電具有相對“低污染”性,而屢屢成為地方選定重大建設項目,在水資源豐富地區尤為明顯。但水電開發可能帶來的環境生態隱憂,卻往往被忽略。
“我們不僅要看項目建設,還要看全過程。”上述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有關負責人稱,水電項目要過“環保”關,不僅僅要看大壩建設,還要看截留、蓄水、運行等多個環節,因此,現行報上來的兩個水電項目的環評報告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環保部6月11日發布的暫停審批項目通告顯示,華電魯地拉水電站和華能龍開口水電站未經環評批復擅自進行截流等主體工程建設,對減小水電建設環境影響極為不利。
6月12日,環保部分別發出通知,要求上述兩個水電站項目停止主壩工程建設,待結論明確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報環保部審批項目環評。
魯地拉水電站環評報告未批復
“如果是開始實施截流,就等于說已經核準審批了。”6月11日,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高工吳漢濤對本報記者表示,吳所在的機構承擔了魯地拉水電站環境影響評價任務,并撰寫了環評報告。
據吳漢濤介紹,截流標志著大壩建設正式開始。而之前的核準條件包括環境影響評價、水資源保護方案、土地保持保護方案等。即通過環評是條件之一。在獲得核準之前,建設項目只能進行“三通一平”等前期準備工作。
據吳漢濤透露,魯地拉水電站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在今年1月初,已通過了包括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的相關專家評議,并于2月份上報了環保部。
“該項目在環評還沒有批復的前提下就開始截流,明顯違反了環評法規。”中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本報記者表示,按環評法規,環評報告要公示,但到目前為止,該項目的環評報告還沒有公示。
“上述兩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還有待進一步論證。”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個水電項目在魚類保護等生態保護領域,給出了解決措施,但還缺乏更全面的生態環境影響考評,如土壤污染、移民帶來的生產和生活變遷等間接生態環境的影響等。
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環評問題
“金沙江位于長江中上游,對整個長江水資源的保護意義非常重大。”馬軍對本報記者表示,長江上游江段水生物資源豐富,存在著許多特有種類。而水電開發將壓迫特有魚類的生存空間,水電過度開發的疊加效應將對長江上游水生生物密集區的流水生態環境,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產生難以逆轉的重大影響。
根據云南華電魯地拉水電有限公司2006年12月發布的魯地拉水電站公眾參與公示,《金沙江中游河段水電規劃報告》于2002年4月通過國家計委組織的審查,審查意見同意金沙江中游河段按“一庫八級”方案進行開發。“一庫八級”方案包括上虎跳峽、兩家人、梨園、阿海、金安橋、龍開口、魯地拉和觀音巖,規劃全梯級總裝機容量2058萬千瓦。
而就在2008年12月,馬軍作為民間環保組織代表,在北京參加了金沙江阿海水電站環境評價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會。據馬軍回憶,與會環保專家們擔心的是水電開發對流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據吳漢濤表示,金沙江中游建設水電站,對長江上游的珍惜魚類資源影響較大,如大型水壩分層建設引起的水溫變化,截留導致河流流速變慢等,都會影響該流域魚類生存。
魯地拉水電站環評報告里也提出了相應的補救措施,如放流、人工增殖、在水庫尾部留有天然水流等。
“目前的修復手段和解決措施,還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和操作難題。”馬軍表示,從阿海水電站環評報告中的措施看,有些措施還只是在理論層面。
比如在建庫造成魚類生存環境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增殖放流將無從談起。在阿!董h評報告》簡本及水電公司給公眾的相關答復中提出?“增殖放流魚類適宜的生境在金沙江中游河段是有的,主要是落實如何權衡干流與支流開發與保護這一關鍵點。只要真正做到支流規劃、開發服從干流的規劃、開發,增殖放流魚類的適宜生境是有保障的。”
“放流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主流和支流的建設項目統一規劃,給主流的建設項目留下環境空間。”吳漢濤對本報記者表示,金沙江主流的水電項目需要國務院批復,而支流的水電項目大多是省級批復,兩者之間目前缺乏協調統一。
環保部的態度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杜絕“跑馬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