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法規(guī)標準 > 正文

電視欠費” 老太200萬險被騙

2012-11-05  來源: 北京晚報
[字體: ]

  海淀警方日前連續(xù)攔截了兩起電信詐騙,兩位被騙的老太一個被“包裹認領(lǐng)”套出了身份證和銀行賬號,另一個被“歌華有線欠費”險些騙光200萬賣房款。

    “包裹認領(lǐng)”要騙老太5萬

    10月28日11點多,萬壽寺附近一家銀行,一位辦理匯款的老太始終打電話,不理睬銀行工作人員的詢問和提示。

    萬壽寺派出所民警接銀行報警后趕來,見老太表情十分嚴肅,還舉著手機打電話。民警上前詢問,拿出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單,向老太解釋常見的行騙手段,她才半信半疑地掛了電話。

    老太姓鄭,今年73歲,常年跟兩個女兒在國外生活。這次剛回國10天,準備過幾天就走,不料早上接到“郵局工作人員”的電話。“你是否有包裹沒領(lǐng)?”對方以“提供詳細信息才能查看包裹內(nèi)容”為名,套出了鄭老太的身份證號,隨后告知包裹是“一張3萬元貸款的催款單”。

    “我沒在國內(nèi)貸款呀!”鄭老太說。“郵局工作人員”便“好心”告訴她“報警電話”。鄭老太撥通電話,“辦案民警”告知鄭老太的銀行賬戶異常,被人盜用,因此要把錢轉(zhuǎn)到“公安機關(guān)”指定的“安全賬戶”,否則所有存款將被凍結(jié)!震驚的鄭老太忙到銀行匯款5萬,所幸被民警攔下。

    “電視欠費”險騙200萬

    而此前一天,家住花園路附近的吳老太險些因“有線電視欠費”,將自己賣房的200萬元寄給騙子。

    早8點半,花園路派出所民警趙俊峰接到銀行報警后趕來,但吳老太仍堅持匯出巨款,“我被一樁大案牽連了,自家也被監(jiān)控,不把錢匯了,自己回不了家不說,所有存款也全沒了!”

    民警反復(fù)勸說半天,老人的態(tài)度緩和了。原來,她早上接到“歌華有線通知電視欠費”的電話。“我一直按時繳費呀。”吳老太把姓名、身份證號都報給對方。不料對方稱:“這身份證號與一宗詐騙大案有關(guān),號碼正被團伙2號人物使用!”

    吳老太慌了神,對方讓她撥打110。但吳老太沒掛電話,就按下“110”,轉(zhuǎn)到了所謂的“公安局”。“辦案民警”準確說出了吳老太的名字、身份證號,深信不疑的吳老太懇求警方幫她澄清。

    “辦案民警”問她存款,吳老太說有賣房款200多萬。其間,電話里傳來警笛聲,對方催吳老太趕緊將200萬匯到指定的“安全賬戶”,并稱要去她家監(jiān)控,隨后凍結(jié)其所有存款。

    銀行里,吳老太敘述完又要匯錢。民警告知“外地警方”根本沒來,又勸了40多分鐘,但吳老太仍執(zhí)意匯款。民警提議開警車送她回家,看看有沒有人監(jiān)控,吳老太才同意暫時不匯。

    警車在她家附近“搜尋”了好幾圈,吳老太才下車回家,民警趕緊聯(lián)系其家屬。為防止她再匯款,民警留下聯(lián)系方式,告知再接到騙子電話或去匯款,一定先跟自己聯(lián)系。10月27日一天,吳老太給民警打了10通電話,直到28日終于意識到被騙,表示再不去匯款。

    警方提示

    老人遇事要冷靜

    海淀警方提醒廣大市民:近期,以“歌華有線”工作人員名義的電信詐騙較多,受騙者以中老年人為主。事主鄭老太常年居住在國外,沒接觸過防范電信詐騙的宣傳,遇事沒找人商量、盲目的相信電話里騙子所說的話,才讓犯罪分子鉆了空子。所以,遇事冷靜、多找人商量,才是避免上當(dāng)受騙的好辦法。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quán),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guān)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