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法規標準 > 正文

5萬存62年只能兌20元 老太怒砸銀行門

2015-08-27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5萬元存入銀行,存了62年后想取出,卻被告知連本帶息只能取50元。80多歲的徐老太無法接受,一怒之下砸壞了位于昆明威遠街的中國人民銀行云南分行的玻璃門,并坐在大門口遲遲不愿離去。原來,徐老太1953年到銀行存入5萬元錢,現在想把錢取出來,卻被告知,當時存入的是第一代人民幣,5萬元只相當于后來的5元錢,所以到現在連本帶息只能兌20多元。

老人:為這5萬元討了10多年說法

20日下午4點多,小南門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昆明威遠街有人砸壞了銀行的玻璃。隨后民警趕到現場,銀行的玻璃門被砸出了一個口子,80多歲的徐老太坐在地上,口中還不停地說著什么。

徐老太承認,銀行玻璃門是她砸的,因為銀行欠了她5萬元錢。“我1953年存入銀行5萬元錢,到現在卻只能兌50元,這算怎么回事嘛?”徐老太說,從2001年至今,為了這5萬元的存單,她多次找各級銀行討說法。

老 人手里的存單上寫有“中國人民銀行定額存單,人民幣五萬元”等字樣,背后還蓋有紅色的印章。她手里還有一份材料是銀監局的答復,表示已收到關于存單的兌付 問題,請她聯系某銀行云南省分行按要求兌付。另一份文件蓋有中國人民銀行官渡區支行的印章,表示相關業務交由該銀行關上支行辦理。

“銀行該兌我多少,這上面定了的,如何存款,如何取款,就按照這個來。”徐老太說,銀行只愿意兌給她50元,她覺得不合理。

銀行:當時5萬元相當于現在的5元

銀 行工作人員解釋,徐老太的這張存單是真實有效的,也已經交由支行辦理。不過,1953年的人民幣是第一套人民幣,最大面額為5萬元。1955年,第二套人 民幣發行,和第一套人民幣的折合比率達萬倍。也就是說,徐奶奶持有的5萬元存單,相當于后來的5元人民幣。但當時的銀行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大約只有一兩厘 的利息。經銀行核算,徐奶奶的存單連本帶利就只能兌換20多元。銀行表示讓徐老太支取50元,但徐老太不同意。

考慮到徐老太年紀較大,派出所民警試圖聯系老人的家人,可老人始終拒絕說出自己的家庭信息。因此派出所民警難以找到老人的家人和住址。民警多次勸解,老人卻遲遲不愿離開。

>>專家解釋

1953年5萬元能買到20公斤大米

云 南社會學者趙立介紹,上世紀50年代初,通貨膨脹很厲害,國家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面值也很大,最大面值為5萬元。1953年,在昆明,5萬元可以買到2只 雞或是20公斤大米。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100多元錢。1955年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最大面值為100元,按后來的折合比率來算,1953年的5萬元, 相當于后來的5元。“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5元的購買力也是很強的。”

1953年的5萬元存到現在為什么只能兌換20多元?針對徐老太的情況,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秘書長趙良介紹:“銀行應是根據相關的方程式來計算,而不是根據5萬元的購買力來計算。”

一名在銀行工作的職員介紹,從1953年起,60多年間,銀行存款的利率和貨幣的價值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因此,計算起來比較復雜。“銀行是經過相應計算的,具體的我也計算不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