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事廳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舉辦了“土壤環境修復院士專家行”活動。到達廣西后,專家感覺這里土壤污染問題的確很嚴重。
考察地之一的河池市環江縣,2001年6月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襲擊,上游3家選礦企業的尾礦庫被沖垮,導致尾礦和30家選礦企業歷年的廢礦渣隨洪水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后,尾礦及廢礦渣沉積于被淹沒的兩岸耕地上,造成近萬畝農田污染絕收。
廣西喀斯特地貌占其總面積的37.8%,農作物產量不高。不少地方糧食不能自給,即使小塊土地,農民也很珍惜。因此,一旦發生土壤污染,對這里農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
2005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研究員應環江縣委、縣政府的邀請,赴污染現場考察農田污染狀況,并帶領團隊進行土壤修復試驗工作。2007年,在國家“863”課題的支持下,又進一步聯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礦業研究總院、云南環科院等單位開展成套技術研究。通過3年的修復,土壤中砷、鉛、鋅和鎘等重金屬活性和環境危害大幅度降低,原來寸草不生的污染農田恢復了生產能力,可以種植甘蔗、桑樹、苧麻等經濟作物。
但目前的修復工作仍是示范性的,開展更大規模的修復治理尚需配套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在國家層面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污染土壤不僅是單純的環境要素,也涉及食品安全、人體健康乃至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對廣西來說,在一些地方還會影響到老百姓的脫貧。
“污染土壤修復,功在當代,利及千秋,非常重要。此次專家行活動是很好的啟動與宣傳。”廣西人事廳副廳長何利順表示。
“土壤污染問題必須想辦法盡快予以解決。”廣西環保局副局長鐘兵表示,與水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難度更為巨大,修復時間長,投入大,往往很難徹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目前,值得欣慰的是,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方面工作,提出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此次就土壤污染修復及階段性成果進行這樣的專家、官員的專題調研和討論,建立了產學研結合的土壤修復綜合研發和技術示范平臺,對其他地方的污染治理是很好的借鑒。”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土壤處處長張山嶺表示。
在國家層面,最近幾年土壤污染問題已開始提上議事日程。在2005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議程”。
特別是從2006年起,國務院批準環保部、國土資源部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攻關專項,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后期總結階段。
2008年1月8日,環保部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提出未來的工作計劃和目標。2008年6月,環保部特別出臺《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
從2006年開始,在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中,除了能力建設、水、大氣方向的治理,在涉及新農村方面,就包括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項目和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項目,從2006年至2008年,對這一專項投入約為4000萬元。“雖然資金有限,但畢竟開了頭。”張山嶺說。
從去年底至明年,環保部一直在籌劃“十二五”的環保工作。張山嶺介紹,其中已經確定有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規劃。下一步,除了就此問題加大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力度外,也需要與各省一起,共同努力把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做好。
“從國家目前的管理方向來看,地方要爭取項目支持,如果沒有規劃就比較困難。”張山嶺提醒,“對中西部,中央支持多,但也不是全部投入,地方和企業要合理承擔一部分配套資金。”
考察地之一的河池市環江縣,2001年6月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襲擊,上游3家選礦企業的尾礦庫被沖垮,導致尾礦和30家選礦企業歷年的廢礦渣隨洪水淹沒兩岸農田,洪水退后,尾礦及廢礦渣沉積于被淹沒的兩岸耕地上,造成近萬畝農田污染絕收。
廣西喀斯特地貌占其總面積的37.8%,農作物產量不高。不少地方糧食不能自給,即使小塊土地,農民也很珍惜。因此,一旦發生土壤污染,對這里農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
2005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研究員應環江縣委、縣政府的邀請,赴污染現場考察農田污染狀況,并帶領團隊進行土壤修復試驗工作。2007年,在國家“863”課題的支持下,又進一步聯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礦業研究總院、云南環科院等單位開展成套技術研究。通過3年的修復,土壤中砷、鉛、鋅和鎘等重金屬活性和環境危害大幅度降低,原來寸草不生的污染農田恢復了生產能力,可以種植甘蔗、桑樹、苧麻等經濟作物。
但目前的修復工作仍是示范性的,開展更大規模的修復治理尚需配套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在國家層面開始提上議事日程
污染土壤不僅是單純的環境要素,也涉及食品安全、人體健康乃至區域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對廣西來說,在一些地方還會影響到老百姓的脫貧。
“污染土壤修復,功在當代,利及千秋,非常重要。此次專家行活動是很好的啟動與宣傳。”廣西人事廳副廳長何利順表示。
“土壤污染問題必須想辦法盡快予以解決。”廣西環保局副局長鐘兵表示,與水和大氣污染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難度更為巨大,修復時間長,投入大,往往很難徹底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目前,值得欣慰的是,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方面工作,提出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此次就土壤污染修復及階段性成果進行這樣的專家、官員的專題調研和討論,建立了產學研結合的土壤修復綜合研發和技術示范平臺,對其他地方的污染治理是很好的借鑒。”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土壤處處長張山嶺表示。
在國家層面,最近幾年土壤污染問題已開始提上議事日程。在2005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上,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議程”。
特別是從2006年起,國務院批準環保部、國土資源部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攻關專項,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后期總結階段。
2008年1月8日,環保部在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對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提出未來的工作計劃和目標。2008年6月,環保部特別出臺《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
從2006年開始,在中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中,除了能力建設、水、大氣方向的治理,在涉及新農村方面,就包括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項目和土壤污染防治示范項目,從2006年至2008年,對這一專項投入約為4000萬元。“雖然資金有限,但畢竟開了頭。”張山嶺說。
從去年底至明年,環保部一直在籌劃“十二五”的環保工作。張山嶺介紹,其中已經確定有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規劃。下一步,除了就此問題加大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力度外,也需要與各省一起,共同努力把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做好。
“從國家目前的管理方向來看,地方要爭取項目支持,如果沒有規劃就比較困難。”張山嶺提醒,“對中西部,中央支持多,但也不是全部投入,地方和企業要合理承擔一部分配套資金。”
治標更要治本:
怎么解決源頭問題
“礦業采、選、冶三位一體,一旦造成污染,后果嚴重。從現在就抓起很有必要,否則治理成本遠遠高于源頭治理。”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李培軍表示。
從源頭及早解決問題也是多位活動參與者的共識。
張山嶺表示,土壤問題不單純是就土壤污染治理而言,尤其在環江,共性的問題是由于礦山開發甚至冶煉加工等一系列活動所衍生的土壤環境問題。要系統考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不是說哪一片污染了,就去做個方案拿錢治理。流域管理如果跟不上,再來一場大水,成果可能就會毀于一旦。
鐘兵認為,長期以來,在工礦企業資源開發中,環保觀念、理念不到位,也使不少區域土壤污染問題突出。他表示,環江遭遇暴雨襲擊所導致的尾礦庫沖毀,如果當時及時采取措施,污染不會有今天這么嚴重。“上游尾礦庫治理必須解決,要進行系統綜合的工程部署。”鐘兵說。
怎么解決源頭問題
“礦業采、選、冶三位一體,一旦造成污染,后果嚴重。從現在就抓起很有必要,否則治理成本遠遠高于源頭治理。”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研究員李培軍表示。
從源頭及早解決問題也是多位活動參與者的共識。
張山嶺表示,土壤問題不單純是就土壤污染治理而言,尤其在環江,共性的問題是由于礦山開發甚至冶煉加工等一系列活動所衍生的土壤環境問題。要系統考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不是說哪一片污染了,就去做個方案拿錢治理。流域管理如果跟不上,再來一場大水,成果可能就會毀于一旦。
鐘兵認為,長期以來,在工礦企業資源開發中,環保觀念、理念不到位,也使不少區域土壤污染問題突出。他表示,環江遭遇暴雨襲擊所導致的尾礦庫沖毀,如果當時及時采取措施,污染不會有今天這么嚴重。“上游尾礦庫治理必須解決,要進行系統綜合的工程部署。”鐘兵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