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9日)天,我國首屆科技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在中國科技館一層東大廳開幕,共有來自全國47家科技場館、博物館和科普教育基地的60項優秀科教項目同場競技,角逐科技場館科學教育項目獎。
帶領同學們當一名“小小養蜂人”,在回歸大自然的過程中學習晦澀難懂的生物學知識;利用簡易實驗器材將小學三至六年級涉及的光線傳遞、反射、折射等知識融會貫通的“三個光學實驗”;緊密依托學生《科學》課程內容,能夠培育出“五顏六色”蠶寶寶的“桑蠶居工作室”……在展評活動現場,記者發現,大部分科教項目不僅和學生教材互補銜接,而且使用材料簡單、易得,絕大多數項目都已在當地部分學校推廣。
“我們舉辦此次展評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和鼓勵科技場館開發、設計并實施青少年科學教育項目。”中國科技館副館長歐建成表示,我國的科技類博物館數量已經達到900所,然而科技館展教功能發揮得卻不充分,“在場館建設、展覽布局、展品配備等硬件設施的建設高潮逐漸消退之后,如何有效地發揮科技場館的科普教育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教育活動,應該作為科技館關注的重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