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北京機場。深夜十一點多,當一架從印尼飛回的包機緩緩降落后,最后一批77名犯罪嫌疑人被從飛機上押解下來。與此同時,公安部對外正式宣布:一起跨境、由多國警方聯手偵破的“3·10”特大電信詐騙案,正式告破。
兩岸警方與柬埔寨、印尼等國警方開展統一收網行動,一舉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598名(其中大陸居民186名、臺灣居民410名、柬埔寨居民1名、越南居民1名),搗毀詐騙窩點106處,涉案金額目前為6000多萬元,具體數字還會隨著案件的偵破逐漸攀升。此次偵破的電信詐騙案是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抓獲犯罪嫌疑人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的電信詐騙案,由此,一個有組織、有策劃的詐騙黑幕,也浮出了水面。
多國警方合作偵破電信大案
據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廖進榮介紹,自去年12月份以來,重慶、陜西、湖南等地公安機關先后接到群眾報案,反映有冒充國家機關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打來電話,要求他們轉賬或提供銀行密碼,進而騙取錢財。最常見的,也最具備迷惑性的就是通過網絡技術打到你的被叫電話上,可以任意顯示一個他希望的電話號碼,比如說是公安局、法院或者銀行的電話,那么百姓就很容易受騙上當。
在經營近半年,進行了大量偵查工作后,2011年5月,大陸警方與臺灣警方派出聯合工作組,趕赴柬埔寨、印尼,這是海峽兩岸警方第一次派出聯合工作組前往第三地。工作組配合當地警方,開展偵查破案、摧毀窩點、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工作。
在異國的抓捕活動并非一帆風順。為了尋找作案窩點,偵查人員費盡了心機。一天,一個偵查員在中餐館吃飯時,發現有人來這里定了大量的快餐。這引起了偵查員的懷疑,隨后通過調查,找到了一棟別墅旁,偵查員發現里面出出進進有很多青年男女。
為了判斷里面的人數和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偵查人員在蹲守的過程中,在酷暑中,將他們丟掉的重幾十斤的生活垃圾背回去分揀。
刑偵局的廖進榮副局長說,偵查員背垃圾回來的時候,因為太臭,把開車門的都嚇跑了。經過艱苦的努力,通過里面的快餐盒,偵查員確定了里面的人數,共有20多人,并確定全部是中國人。
經過各方艱苦努力,在柬埔寨、印尼各發現多個撥打詐騙電話的窩點,以及大批犯罪嫌疑人;臺灣警方在臺灣島內發現此類窩點60多個;大陸公安機關在廣東、重慶等地鎖定了多個撥打詐騙電話窩點以及26名犯罪嫌疑人。證據鏈條已經充分掌握。
6月9日上午10點,海峽兩岸和東南亞的4個國家同步行動,抓捕工作正式開始。
犯罪集團核心成員來自臺灣
此次偵破的電信詐騙案,具有很嚴密的組織結構。據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廖進榮介紹,此犯罪集團的核心成員來自臺灣,負責策劃組織、編寫詐騙劇本,交由在東南亞國家的一些話務窩點進行具體實施,然后通過分布在香港、美國、東南亞等國家的技術平臺詐騙錢財,受害人則主要是大陸和臺灣居民。
這一犯罪鏈條各個環節分工明確,導演組、話務組等各個組因利益互相勾結,交織成網絡,而每個組中又由上至下呈金字塔排列,許多最下端的員工對于從事的工作并不一定知情。
詐騙來的贓款會通過專門的洗錢轉賬團伙,分流到幾十甚至上百個賬戶中,專門的取款組會在境外通過取款機取出現金。
公安部刑偵局副巡視員、赴印尼工作組組長陳小坤介紹,我國偵查員一次在菲律賓蹲點時發現,有人拿著幾十張銀行卡在一臺自動取款機前取款4個多小時,取出的錢足足3大包,嫌疑人要用車才能運走。
據介紹,為了加強可信度,讓受害人在接電話的時候不產生懷疑,他們在打電話時,還專門制定了公安部門接警和出警時的背景聲,同時在培訓時,模仿警察說話時的語氣和語態。
同時,詐騙分子利用VOIP技術,使用任意選號軟件,在被害人的電話上顯示公安局或法院、銀行的電話號碼,以博取老百姓的信任。
據悉,本案涉及電信詐騙數百起,被騙區域遍布近30個省市、自治區。
銀行曾拒絕凍結涉案銀行卡
據廖進榮介紹,近幾年電信詐騙案的逐年增加,VOIP改號技術成了電信詐騙的犯罪核心技術。同時銀行和工信部門的監管不到位,都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如銀行部門,雖然實行了實名制辦卡規定,但由于部門利益的原因,并未規定每個身份證的辦卡數量,犯罪分子用盜竊或撿來的身份證,有的是直接以十幾或者幾十元的價格,從村民和民工手里借用來的身份證,辦的銀行卡,用于洗錢。
同時工信部門,由于利益的原因,對境外來電也并未做到很好的監管。比如一個應有的提示,包括他們的改號行為。陳小坤說:“本來這些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工信部門是完全可以做到控制和監管的,但因為沒有措施,都給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而案發后,當公安機關將涉案的銀行卡要求銀行部門凍結或取消時,銀行出于部門利益根本不予取消。這不但給公安機關增加了辦案難度,同時也助長了犯罪分子的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