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股價帶頭跳水 平安新聞發言人回應六大利空傳聞

2011-09-28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中國平安似乎難逃“9·26”魔咒,時隔三年新一輪重挫再次重現。昨天平安A+H股兩市股價一瀉千里,截至收盤,平安A股重挫9.58%,H股跌幅更在13%以上。昨天晚間中國平安發布澄清公告,否認了市場上的利空傳聞,并強調目前平安經營狀況一切正常,平安及控股子公司的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監管要求。平安目前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平安股價帶頭跳水

    昨天早上,中國平安交易中段股價急跌,H股最多曾跌逾13%。截至昨天收盤,中國平安H股跌13.71%報42.5港元。受H股拖累,中國平安A股一度沖擊跌停板,收盤報34.37元,跌9.58%。

    在中國股市里中國平安正在扮演那個不太討喜的角色。就在資本市場最為黑暗的2008年,同樣是在9月26日,中國平安因拋出千億元再融資方案,結果導致平安A股大跌8.25%,此后的一個多月又再度跌去三成。

    然而,歷史再一次重演。昨天,平安股價大跌帶動金融股集體跳水,截至收盤,中國人壽、中國太保跌幅分別達3.81%、7.08%,而其他包括銀行、證券等金融股也受保險股影響,廣發證券、華夏銀行、海通證券、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等跌幅在2%-3%不等。

    大盤股重挫直接導致滬指昨天跌穿2400點,報收2393.18點,跌幅1.64%,深成指報10328.47點,跌幅1.99%,兩市合計成交額僅1089億,連續4日下滑。

    ■六大利空傳聞釋疑

    昨天,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了中國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其就市場中六大利空傳聞給予回應。

    比利時富通集團爆發財務危機導致股價暴挫,手持富通股票的平安投資浮虧超過160億。

    對此,盛瑞生表示,中國平安投資富通集團是兩三年前的事情,所謂的“當年巨虧”與眼前股價波動一點關系都沒有。

    記者了解到,2008年中國平安受累于對富通股票投資計提減值準備227.90億元,為此,平安高管的2008年年薪大幅縮水七成。直到2009年前三季度,受投資富通導致巨虧并計提高達157億元的損失因素影響,平安虧損高達5.34億元。但上述影響早在2010年前已解決,所謂的“虧損160億”是一則三年前的舊聞。

    受綠城房地產信托業務被調查影響,平安作為綠城主要信托融資伙伴,被大基金減持。

    盛瑞生解釋,與綠城房地產的合作主要是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信托,所涉及的融資并非上市公司層面的資金,對此次股價波動無影響。

    據記者了解,平安涉嫌“綠城調查”的傳聞主要因為,今年7月份,綠城與平安信托就溫州項目聯合募集8.75億元的信托產品,年融資成本高達25%,但該信托業務并不在平安上市公司內。因為,今年9月初,平安才拿下PE不動產“雙牌照”,正式將保險資金PE及不動產投資業務設在平安壽險公司旗下。

    匯豐可能正拋售所持平安股權。

    盛瑞生稱,公司已經與各大股東進行溝通,目前公司的主要大股東并沒有拋售公司股票以及相關計劃。

    昨天匯豐控股在香港的發言人稱,匯豐控股的政策是不對市場猜測置評。

    保險公司面臨差別化車險開發機制。

    盛瑞生稱,目前公司經營狀況一切正常,業務增長良好,財務穩健,平安及控股子公司的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監管要求。平安目前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記者了解到,上周五,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條款費率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保險公司可根據自有數據擬訂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車險市場將重新洗牌,對平安、太保等大型保險公司而言是利好。

    平安200多億參股的意大利國家銀行面臨破產。

    盛瑞生稱,平安沒有任何歐債方面的投資,所謂參股銀行面臨破產的消息實屬子虛烏有。

    記者查閱平安2011年半年報發現,上半年平安保險資金重倉銀行、機械、電子元器件和食品飲料等板塊,并未看到參股意大利銀行的相關信息。

    資金鏈吃緊,中國平安可能再融資。

    盛瑞生表示,近期平安旗下平安壽險發行的40億次級債計劃,規模非常小,發行利率將在6%以下,屬于現階段完全正常的市場利率。

    據記者了解,16日,保監會官網披露,同意平安人壽募集10年期次級定期債務,規模不超過40億元。這部分資金將用于補充平安人壽的附屬資本,以提高償付能力。2011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平安人壽實現凈利潤為67.62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8.1%。今年8月,平安又向深發展注資近200億元,打破資金鏈吃緊傳聞。

    ■后市

    股市調整或很快結束

    記者采訪了解到,此次平安股價大跌主要是受歐債危機影響,使得部分基金投資者被動減倉套現,不只平安,整個金融板塊表現均受此影響。

    大同證券首席分析師胡曉輝表示,國際市場受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等影響,A股市場近期連續下跌,擔憂情緒不斷蔓延。胡曉輝認為,我國經濟狀況與全球市場不同,中國政府正在采取主動調控的方式應對可能發生的惡性通脹,股市調整將很快結束。

    湘財證券表示,市場傳聞中國平安諸多利空,使得該股大幅下挫,成為大盤下跌的主要動力。由于單一個股的下跌一般不會對大盤構成持續的影響,預計兩個交易日左右,大盤就會消化中國平安對大盤的影響,屆時大盤也會企穩并展開反彈。操作上,大盤短線下跌空間有限,特別是中國平安有企穩跡象時,投資者可適當參與有資金關注或有潛在題材的個股短線炒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