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依靠創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2011-11-07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一個民族,只有在不斷創新中,凝聚力才能不斷增強;一個國家,只有在不斷創新中,生機活力才能不斷煥發;一個城市,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改革與發展事業才能永不停滯,勇攀高峰。

  創新精神是人類求生存、求發展必備的心理素質,是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所要求的意志品質,是一種昂揚向上、積極進取、追求進步的精神狀態。深刻理解創新精神,努力投身創新實踐,發展才會有新思路,改革才會有新突破,各項工作才會有新舉措,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動首都的科學發展。

  北京具有追求創新、實踐創新的光榮傳統。300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部不斷傳承光大創新精神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北京作為國家首都,聚集了得天獨厚的創新資源,創新實踐層出不窮、豐富多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北京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城市建設、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創造、自強不息、銳意進取,以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有力地引領、推進了科學發展。創新已經成為北京精神的精髓。面向未來,北京的發展更加需要持續的創新精神,依靠創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北京以科技創新促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結構轉變,在國內率先形成了以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格局。作為首都,北京人才薈萃、儲備豐富,擁有眾多高校和國家級科研機構,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得天獨厚。創新基礎堅實、創新資源雄厚,這是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寶貴財富和優勢所在。我們要在首都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努力弘揚和踐行北京精神,不斷創新理念、創新工作、創新政策、創新體制機制,用好、充分發揮好北京的創新優勢。

  當前,首都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任務艱巨繁重,挑戰復雜嚴峻。發展的重任迫切需要我們大力弘揚和踐行北京精神,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奮發有為、只爭朝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提倡、鼓勵創新,以創新精神引領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抓住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機遇,建立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實現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搶占發展的制高點,把握發展的主動權。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大力推進服務管理創新,為創新提供體制機制保障。要發揮科教優勢,培育北京人民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人才。要加快構建具有首都特色和優勢的自主創新體系,吸納世界創新資源和優秀成果,增強核心競爭力。對那些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要不躲、不繞、不拖、不等,以敢于擔當、敢于碰硬、敢于創新的精神,迎難而上。

  作為把握規律性和富于創造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創新不是憑空而來的。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總結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在繼承之上,推陳出新,繼往開來;要不斷學習新知識,開闊新視野,在學習之中,汲取創新的靈感,大膽探索,勇于實踐;要不斷了解世界范圍創新的優秀成果,在借鑒之后,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理論創新、體制創新還是其他方面的創新,一切創新活動都必須從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出發,從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出發,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創新和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在不斷創新中追求發展,在不斷發展中促進創新。只有這樣,創新才有時代價值,才有不竭動力,才有光明前景。

  創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是首都科學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所在。首都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努力推動創新實踐,依靠創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我們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培育弘揚北京精神為有力抓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投身創新實踐,不畏艱難險阻,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為在更高水平上推動首都的科學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