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李松新著《中國社會誠信危機調查》,近日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再次讓中國社會誠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
作為一部充滿憂患意識,集批判性、建設性為一體的調查類作品,本書以記者獨特的視角,精辟的分析,對當前中國社會誠信狀況,進行了大膽而深入的“全景式”揭露,內容覆蓋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個人誠信等領域,話題涉及“被代表”現象、統計數據造假、“蘿卜招聘”、食品安全、官員學歷“注水”、假證泛濫、騙購“保障房”、代孕、論文買賣等諸多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筆鋒所至,令讀者深感切膚之痛,不禁掩卷沉思。
本書洞穿時代表象、擊碎華麗外觀的尖銳和犀利,是在這個時代人性沉淪迫近底線的時刻,一位中國記者不得已而為之的文字記錄。但是,本書彰顯的良知與責任的光輝,卻給讀者以人性的希望與力量。這是李松繼其暢銷書《中國隱性權力調查》之后,在2011年內出版的第二部關注民生的調查類力作。
此部作品也引起多位知名學者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張鳴對此書評價道:“這是一部怵目驚心的作品,不正視現實的人,寧愿閉上眼睛。然而,這部作品也會讓所有人都無法閉上眼睛,因為誠信的缺失,已經波及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