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我國基礎教育發展期待“數字圖書館”開發

2012-01-04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國中小學教學改革正在發生巨大變革。有專家指出,我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仍不能有效結合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各種不同教學模式,亟待進一步開發。

    作為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資源平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是集教師備課、上課,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師生互動交流的多功能的資源平臺。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楊建華指出,從2002年我國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開始建設至今,在中小學范圍內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數字圖書館,但很多是“仿照”公共數字圖書館的結構,在功能設計上僅僅強調其資源存儲的功能優勢,而在內容適用性、結合模式等方面并不科學,最終導致學生和教師難以直接應用。

    近日,萬方數據宣布推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產品。這款被比喻為“知識魔方”的數字圖書館產品,依托十年來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圖書館等領域累積的400余萬篇海量數據,緊扣1-12年級九門學科的完整知識點,對不同版本的教學資源信息,以不同年級、學科、區域、主體角色等進行整合組織。類似技術可以充分滿足各種不同的知識獲取模型和教學版本的地方特色需求,切實幫助師生減少教學活動的動作和成本,掌握知識學習規律,提高教學活動效率和效果。

    楊建華強調,《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發展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十二五”規劃也將基礎教育信息化列為重要內容。各級學校及相關技術開發機構應進一步整合資源,以數字信息技術推動教學模式轉變,促進基礎教育變革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