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國務院智庫稱中國企業可能進入最困難時期

2012-01-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8日發布《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2》,認為2012年中國企業可能進入本世紀以來“最困難”時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表示,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復雜、國際市場需求增長可能繼續放緩。國內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回調,各種快速增長中被掩蓋的矛盾將不斷凸顯。中國企業將面臨國內外市場需求雙雙疲軟、勞動力成本節節攀升、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土地供應日趨緊張、人民幣不斷升值、環保成本進一步加大等諸多挑戰。

    從企業類型來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大大降低,但仍居主導地位;國企改革已取得重要進展,但仍有不少體制和機制的障礙,需從建立和完善國家所有權政策的角度破題。

    中小企業發展困難仍很突出。當前中小企業既面臨一些長期問題,包括市場進入障礙,企業負擔較重、融資難、對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很不完善等,也面臨用工成本上升、環境保護壓力大和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等新挑戰,迫切需要把發展中小企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小型和微型企業為重點加強財稅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

    對于企業戰略,報告稱,中國企業沒能因為國際金融危機而大幅加快“走出去”步伐,對外投資存量規模仍然較低,境外直接投資中有較大比例會返程投資。為此,中國企業“走出去”需由獲取導向轉向價值創造導向,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推進“走出去”戰略。

    企業并購重組步伐顯著加快,但要堅持以市場力量為主推進并購重組。在經濟調整期并購重組是促進優勢企業加快發展,重新整合配置生產能力,應對經濟困難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也要注意民營企業在并購重組中處于不利地位,要堅持以市場力量為主推進并購重組。

    面對2012年可能出現的“最困難”時期,趙昌文建議企業決策者:“沉著應對、主動調整、防范風險、轉危為機”。他說,“冷靜觀察”意思是堅持已經形成的發展方向,不盲動、不妄動、不沖動。“主動調整”意思是重新審視已有的發展戰略與發展模式,分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關鍵優勢資源,主動調整結構。“防范風險”意思是生產經營、投資擴張、收購兼并、國際化要適度、謹慎、安全。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