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壕節能科技股份公司創業板IPO申請3月9日將在證監會進行審核,這家擁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環保節能概念”的企業若獲得審核通過,將成為滬深股市“合同能源管理第一股”。
天壕節能是目前國內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資余熱發電項目最多的公司,其目前所有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運營期限均在20年及以上,項目經營的可持續性較強。記者了解到,天壕節能連鎖投資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作方主要為葛洲壩集團、北京金隅集團、中國耀華玻璃集團、中國玻璃控股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信義玻璃控股公司等國內大型企業集團或上市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運營情況良好,公司營業收入逐年快速增長,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盡管未來市場規模巨大,但也有不少人士擔心,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的進一步深化,鋼鐵、水泥、玻璃等上游相關行業的供過于求形勢進一步凸顯,加之“十二五”對部分落后產能的淘汰,將使主要依托“高耗能”產業的余熱利用行業失去依托。
“水泥、玻璃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往往是結構性過剩。”多位從事余熱發電行業的人士表示,中國城鎮化進程對鋼鐵、水泥與玻璃等產品還有巨大需求,這足以支撐起余熱發電行業今后的市場。而無論是通過等量置換還是減量置換,對落后產能的調控,將使余熱利用在一定區域內獲得更為有序的競爭市場,并保證已簽約項目的順利實施,有利于企業業績的穩定增長。而在“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戰略的核心是節能,要實現6.7億噸標準煤的節能量,只能從現有的裝備節能中尋求突破。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認為,“在工業節能中,潛力最大的方式是余熱余壓的利用,而合同能源管理(EMC)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相關產業政策要求,到2015年,我國余熱余壓發電要實現新增裝機2000萬千瓦。按照每千瓦造價5000元計算,"十二五"期間余熱余壓發電將形成1000億元投資。”對此,天壕節能科技股份公司表示這將使公司在行業內充分發揮優勢,有望成為行業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