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讓電影少一些“斗爭”,多一些“溫暖”吧

2012-10-06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縱觀“十一”黃金周電影檔,從三國亂世“情色權謀”之爭的《銅雀臺》,戰火紛飛年代的“愛情陰謀”《危險關系》,到以殺人案為主線的《二次曝光》,周潤發、范冰冰、章子怡……這個國慶檔可謂大腕云集,精彩紛呈。

    但當一位年輕媽媽打算帶孩子看電影,卻發現別無選擇,只有一部外國動畫片《薩米大冒險》可看。“國產大片都是‘爭斗’來‘斗爭’去,唯一的科幻電影《環形使者》還講述未來世界兩個殺手穿越時空的終極對決,還是打。”

    宮斗、愛情、陰謀、奇幻……觀眾能想到的“賣點”,在這個檔期幾乎應有盡有,卻唯獨沒有一點點溫暖的味道。怪哉,明明是合家團圓的中秋、國慶“雙慶檔”,電影院里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影片卻如此匱乏。

    不知從何時開始,電影院成了“斗爭”的天下。所謂的“商業大片”無一例外都是以你死我活的“斗爭”作為敘述主線,虛構而離奇的故事情節,好像只有從廝殺中才能品味到電影的淋漓暢快。

    有人說,難道這不就是電影嗎?脫離實際、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情節。但你還記得嗎,小時候看《霹靂貝貝》《北京小妞》帶來的歡樂,少年時代《陽光燦爛的日子》帶來的思索,乃至后來的《失戀三十三天》中那平凡幽默產生的共鳴。也許,來自生活本身的影視作品,才最為真切動人。

    有人會提出,你說的那些“溫暖電影”肯定不叫座,票房才是硬道理。但只要你留意,就會發現今年前9個月內地票房排行第一的電影是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泰坦尼克號》,國產片排行第一的則是脈脈含情的《大魔術師》。

    這一年最為打動我的電影,是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一次別離》,這部伊朗小成本影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爭吵后引發的家庭瑣事,從中反映了當代伊朗人在親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糾結,觀眾也能體悟到超越民族和國界的親情。

    看電影,不僅是畫面和場面,更想從中體會到生活的溫度。人各有喜好,但需要給大家更多的選擇,希望下一個“節日檔”的電影院線不僅有“斗爭”的刀光劍影,還有“溫暖”的浪漫小調,讓一家人可以一起走進電影院,然后喝一杯茶聊聊電影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