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今天,我們不妨都“餓”一天

2012-10-16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局已向全國糧食干部職工發起倡議,倡導自愿參加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

    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我國糧食已經取得了八連豐,今年可能迎來九連豐,令人欣喜,但我們還遠未到高枕無憂的時候——每年我們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糧食,加上近些年極端氣候頻繁,以及耕地面積的持續減少,糧食保豐的壓力非常大。

    我們不僅需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產量,更需要人人節約“創造糧食”。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的父輩比我們更懂得節約,更懂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涵義。他們對饑餓有著更深的感受,而這恰恰是許多新一代人所缺失的。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遺憾的是,現今的人們正在失去這種美德。食堂、餐館、酒店,甚至主張“吃多少取多少”的自助餐廳,隨處可見大量的食物被丟棄。中國農業大學這兩年對北京數個大學餐后剩菜剩飯情況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學生倒掉的飯菜總量約為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全國大專以上在校生總數量近3000萬人計,每年大學生們倒掉了可養活大約1000萬人一年的食物。

    饑餓離現實并不遙遠,我們沒有資格大手大腳揮霍食物。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我們不妨體驗饑餓24小時,牢記饑腸轆轆的滋味,這或許能幫助我們更清醒地認知現實,找回應有的危機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