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票價最低865元,太貴還是太便宜?

2012-12-28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12月26日京廣高鐵全線貫通運營,全程運行約8小時。同時也宣告了我國“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建設初具規模。

    由此,有人開始這樣規劃一天的生活:北京用完早餐后,到武漢談一筆生意,然后晚上再趕到廣州吃夜宵。無疑,高速鐵路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國人出行方式又多了一種選擇,而且是高速的出行方式,真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但最近網絡關于高鐵票價的熱議,預示著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得起如此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

    北京至廣州,時速300公里,高鐵列車最便宜的二等座票價為865元,最貴的商務座則高達2727元。筆者查了一下,12月26日至明年1月6日的2周時間內,同樣路程飛機票價在600多元到1200元不等,而普通列車硬座票價約253元。對比這兩種類型交通工具最便宜票價可知,高鐵大約是普通列車的3.4倍,高于飛機最低折扣價。也就是說,原本乘坐普通列車的大眾旅客要想享受高鐵帶來的高效率生活方式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原來的3.4倍,甚至比機票昂貴。難怪大家認為高鐵票價“太貴”。高鐵定價顯然超過大部分人的心理預期。

    事實上,高鐵開通給航空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兩者爭搶高端客戶也似乎變得順理成章。但高鐵不能只盯著高端客人,冷落普通大眾。高端客戶畢竟數量有限,過分爭搶只會造成高鐵和航空都“吃不飽”,之前高鐵和航空上座率都不高就是很好的實證。盲目地追求高端,一方面將中低端客戶拒之門外,另一方面又“吃不飽”,后果是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背離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而普通老百姓還是沒能享受到高鐵帶來的改變。當然,一味追求低價格也不是高鐵票價的必須選擇,畢竟其運營成本在上升。

    火車是普通百姓長途出行首選的交通工具之一,其價格高低關系到大眾的切身利益,那高鐵到底該如何定價? 筆者認為,不妨將聽證與市場化結合到一起。建議相關部門將高鐵運營成本公開,向百姓征求意見。這樣一來能夠使百姓更清晰了解高鐵票價制定細則,消除百姓心中的疑惑。同時與航空、公路等其他運輸方式價格進行比照,發揮高鐵性價比優勢。

    打開一扇門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進來,而不是將大多數人堵在外面。在為快捷、方便歡心鼓舞時,但愿我國鐵路管理部門能再多考慮考慮,如何使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高鐵這一先進科技成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