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論文 > 正文

來自基層的“官德”六問

2013-02-27  來源: 新華網(wǎng)
[字體: ]

 一段時期以來,少數(shù)領導干部“失德”現(xiàn)象成為廣大群眾極為關注的問題,有的送禮收禮成風,有的趣味低級生活作風敗壞,有的濫用權力以權謀私,有的“雷語”頻出……春節(jié)期間,記者在安徽、河北、山東、湖北等地就官德問題進行調(diào)研。采訪對象有來自村、縣、市等不同崗位的黨員干部,也有退休職工、私營企業(yè)主、高校教師等各行各業(yè)人士。通過他們的現(xiàn)身說法,記者試圖梳理當前一些廣為詬病的官德缺失現(xiàn)象,找出少數(shù)黨員干部存在的思想認識誤區(qū),從而引起社會的反思。

 

漫畫 資料圖

    村支書李經(jīng)松:村官當?shù)美郏瑸楹伟傩杖圆毁I賬?

    坐下來,半躺在沙發(fā)上,李經(jīng)松滿臉疲態(tài),一綹頭發(fā)耷拉在額前,又添了幾分憔悴。用李經(jīng)松媳婦的話來說:“一個芝麻綠豆小的村官,當?shù)帽热思沂¢L還要忙還要累。”

    李經(jīng)松是安徽省中部某村黨支部書記,從臘月開始,李經(jīng)松幾乎天天往外面跑,年前年后這段時間正是農(nóng)家最忙的時候,李經(jīng)松由此經(jīng)常遭到媳婦數(shù)落。

    “不出去跑不行啊,不跑哪來的項目,哪來的錢?”李經(jīng)松對記者苦笑。李經(jīng)松所說的“跑”是指跑縣里各個涉農(nóng)單位,財政局、農(nóng)業(yè)局、林業(yè)局、民政局,找完一把手找二把手,名曰給領導拜年。李經(jīng)松所在村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人均年收入兩千多元,前些年為修路欠下不少債,村里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只能靠去縣里“跑項目”來還債。

    “現(xiàn)在中央狠剎吃喝風,倡導光盤行動,對我們是個福音,春節(jié)拜年,就不用老想著請客吃飯了。不吃飯就不用喝酒,這酒實在太難喝,我媳婦說,我有時候講夢話都在說‘喝喝喝’,”李經(jīng)松說,“不過禮還得照送,有些領導喜歡農(nóng)村土貨野味什么的,有的領導稀罕國外的東西,光是琢磨這些,就夠頭疼的了。”

    最讓李經(jīng)松感到難受的是,盡管自己和村里幾個干部累得半死,但在村民眼里卻費力不討好,“很多老百姓在背后說我們不干事,整天吃吃喝喝,還有的認為我們貪污,”李經(jīng)松覺得自己很委屈,“你說誰不想當個好干部,送禮吃喝哪一樣花的不是國家的錢、老百姓的錢,可是每年縣里的項目就那么多,你不爭取,別人照樣忙活!”

    記者點評:做夢都在“喝喝喝”,看似委屈的背后,暴露的正是一些地方“謀人不謀事”的習慣性思維。改變這種狀況,不僅需要干部擺正心態(tài),還需要從制度上規(guī)范權力運行,規(guī)范一把手用權,“把權力關進籠子里”,才能讓腐敗分子無漏洞可鉆。

漫畫 資料圖

    公務員陳成:“獨善其身”則“鶴立雞群”?

    “公務員工資不高,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擠破腦袋往里進?”說這話的是某市城建局辦公室科員陳成。兩年前,陳成辭去外企工作,通過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公務員。現(xiàn)在有兩年“公”齡的他,已經(jīng)漸漸了解了這個圈子里的“生態(tài)”。

    城建局工作與公共資源分配和公共權力行使有關,諸如項目、土地、工程、審批等事項。分管干部可以說是大權在握,陳成說,每出讓一塊土地,都會有很多人想方設法來靠近從領導到一線辦事員。“這個工作崗位上如果沒有堅定的原則,沒有足夠的定力,很容易‘出事’。”

    去年,陳成單位一位干部就出了事,受賄200萬被判有期徒刑11年。家人聽到陳成單位的事,紛紛叮囑告誡陳成,不該要的千萬莫伸手,按規(guī)矩辦事,堅持原則做人。家人的話陳成銘記在心,但有一種擔心更時時浮上他的心頭,“有時候‘獨善其身’意味著你會‘鶴立雞群’,意味著你會被孤立甚至會被這個圈子拋棄。”

    記者點評:當前,一些領域潛規(guī)則盛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現(xiàn)了層層勾結、“抱團腐敗”的現(xiàn)象。身在官場,不能為百姓謀利,出污泥而不染,反而以個人升官發(fā)財為目的,為了個人前途,甘愿同流合污,為人所不齒。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希望領導干部能夠堅守官德的堤壩。

漫畫 資料圖

 私營企業(yè)主徐德軍:為何總是我們在買單?

    徐德軍是山東省某市一名私營企業(yè)主,和記者聊起最近一次辦事經(jīng)歷,他連連擺頭。

    幾個月前,徐德軍為辦理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找到在當?shù)卣畽C構任職的同學幫忙,同學告訴徐德軍晚上有個飯局,都是政府的辦事人員,讓他來參加一下。徐德軍欣然前往,到了以后發(fā)現(xiàn),大家早已按照職務大小排好了座位,徐德軍排在最末位。幾番觥籌交錯,徐德軍的營業(yè)執(zhí)照當場拍板敲定,當然,這頓飯最后也由徐德軍買單。

    讓徐德軍郁悶的是,這頓飯似乎僅是個開頭,此后只要是領導有飯局或者是酒后消遣,他都會接到前去參加的電話,每次都是徐德軍買單,“我們這些企業(yè)老板成專門買單的了。”

    徐德軍有時候會覺得很惱火,但又不敢發(fā)作,很多人勸他,還是不要得罪人好。看著自己苦心經(jīng)營好不容易走上正軌的公司,徐德軍覺得自己確實“惹不起”。

    2月3日農(nóng)歷小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內(nèi)蒙古包頭火車站看望返鄉(xiāng)農(nóng)民時說自己是為老百姓打工的。平時不怎么關心時政新聞的徐德軍看了后特別興奮,他說:“有些官員確實應該轉變觀念了,連李克強總理都說他為老百姓打工,干部不能把自己當成是凌駕在老百姓之上的人,我們老百姓非求著他才給辦事。”

    記者點評:時下,一些官員身邊,總會圍著一群“老板”朋友。花公家的錢有時候不方便,太扎眼,官員消費甚至吃喝玩樂,讓企業(yè)家買單,似乎“你情我愿”。可是,如果不是企業(yè)家愿意,便有強取豪奪之嫌;如果是企業(yè)心甘情愿,那么又是否潛藏著公權輸送利益的問題?這樣的“單”買多了,自然難掩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無限遐想。

    基層干部夏南祥:是檢查工作,還是游山玩水?

    40多歲的夏南祥是河北省某縣一名基層干部。他對記者坦言,現(xiàn)在最煩惱的是陪官員視察工作,常常省里領導前腳剛走,市里領導后腳就來了。

    “領導來了得迎送、宴請,除了工作外,從早飯到晚飯陪著吃飯,性格豪爽的領導要喝上幾杯,有的領導喜歡唱歌,有時陪到凌晨一兩點。”夏南祥邊說邊嘆氣。

    陪還是不陪,喝還是不喝,讓夏南祥很糾結。“在酒場上,畢竟人家是領導,跟你喝酒,你能不喝,畢竟你是代表一個單位,而且表現(xiàn)不好很有可能連累單位其他職工,常年下來,落下了胃病。”

    夏南祥說,就因為這些,有時家人也會不理解他。家里有個親戚周六結婚,他一早答應去參加,可偏偏不巧那天有城里領導來檢查工作,還要到附近景區(qū)去“看一看”。“到親戚那露了個面就走了,陪著領導淺一腳后一腳爬山。”

    “以前春節(jié)前是我們最忙的時候。現(xiàn)在中央有了八項規(guī)定,要求輕車從簡、減少陪同、簡化接待,還狠煞吃喝風,這個年真比以往好過多了。”

    記者點評:中央要求干部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多到發(fā)展最困難的地方去打開局面。現(xiàn)實中,相較于公款出國、公款考察,一些干部假借檢查工作之名到地方行游山玩水之樂,這種失德失范行為更具隱蔽性。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guī)定的出臺對于改變這類不良風氣,無疑是一劑及時良藥。藥效要真正起作用,還貴在持之以恒。

漫畫 資料圖

  退休職工黎艷萍:干部本應是社會正氣的表率,有人怎么成了反面教材?

    黎艷萍是記者一位朋友的母親,去年剛從中部某市一個事業(yè)單位退下來。正月里的一天,心直口快的她和記者聊起了小城里最近發(fā)生的一樁事。

    黎艷萍朋友的丈夫是某機關干部,年近五十,最近帶著“干女兒”頻繁出入小城里一些酒樓飯店,“說是干女兒,但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退休后,黎艷萍很多時候都和同樣退休在家的老鄰居們一起度過。老人們除了在一起打打拳下下棋之外,會經(jīng)常聚在一起聊天,“干女兒事件”自然也是老人們熱議的話題。“老人們最反感這樣的事,很多人會拿這個事回去教訓自己的兒女,說不要學誰誰誰。干部干部,應該起表率作用,你說現(xiàn)在怎么反成了反面教材?”黎艷萍感到很迷惑。

    新聞媒體爆出的一些官員生活腐化問題也是黎艷萍和老伙伴們議論對象,“你看新聞里,包養(yǎng)情婦,不雅照,有時候一家老小看著電視,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記者點評:當官員遇上桃色新聞,這是街頭巷尾最有“熱度”的八卦新聞,但設想,當這樣的八卦越來越多,當少數(shù)官員的節(jié)操在老百姓口口相傳中碎了一地,是否應該深刻反思:干部生活作風敗壞,損的何止是某個官員的個人形象?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上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為官者自當深省。

漫畫 資料圖

 高校教師徐文清:只要有本事能干事,貪幾百萬也能算是好官?

    記者春節(jié)期間赴安徽省淮南市探親,在出租車上,和司機老王聊起了淮南這幾年發(fā)生的變化。老王快人快語,很快談到了前幾年當?shù)匾晃灰蚴苜V落馬的官員,“要我說,那幾年我們這里變化很大,很多人都說他有本事。真能為地方為老百姓做些實事,貪個幾百萬也算好官了。”

    到了親戚家,記者將出租車上的聽聞說與高校教師身份的親戚徐文清。“有本事的官員貪污觸犯了法律,還能算是好官嗎?”記者問。徐文清說:“老百姓之所以這樣說,也是一種無奈,大家太希望改變生活了,而且把這種希望寄托在地方領導身上,甚至允許領導犯錯誤,這是非常可怕的。”

    徐文清是所在學院的青年骨干教師,平時愛上網(wǎng),刷微博,和學生們討論時事,他告訴記者,不僅是一些老百姓,很多干部自身也抱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認真干事,只要自己做出了政績,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某一些好處,或者個人生活作風上有些問題,都是情理之中。”

    記者點評:勤政為民是本分,時下卻成了少數(shù)一些領導干部謀取私利的借口和籌碼。當官不是搞等價交換,干部手中掌握的是公權而不是私權,混淆這一點,權力觀出現(xiàn)異化,就會滑向腐敗的深淵。中央提出干部選撥任用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龋梢姡乱扔诓拧R粋有德無才的干部頂多是一個庸官,但一個有才無德的干部,其危害性遠甚。(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