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道,近日,河北滄縣張官屯鄉小朱莊的地下水變成了紅色,近800只雞喝后死亡。村民連400米深的井水也不敢喝,因為也是粉紅色的,做飯只能用純凈水。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稱,該廠排放達標,“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有專家斥其是“睜著眼說瞎話”。
既然該廠“排放達標”,怎么會出現近800只雞喝后死亡的污染事件?在如此清楚的事實和確鑿的證據面前,如此言論真讓人瞠目結舌!既然如此言之鑿鑿,不知道這位環保局長敢不敢喝喝這“紅色水”?
對于這種違背常理的“紅色水”,環保監管部門理應擔負起監管責任,對排污企業嚴厲查處,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然而,一句“紅色的水不等于不達標的水”,竟然出自以環境保護為天職的環保監管部門官員之口,就讓人不知環保監管部門是治污還是護污了。
一些地方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污染反彈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問題看似在企業,其實根子在政府,地方保護是根源。環保執法出了問題,其危害比違法排污更深重久遠。治理企業污染,首先要治理“環保執法污染”,正本清源。其最低執法底線是,不能與地方保護主義、污染企業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