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大學生來信發問:誠信,為什么成了“稀缺資源”?

2014-06-22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近日,在新華社與新浪、搜狐、網易共同發起的“為曾經的不誠信,我道歉”征集活動中,清華大學學生張曄寫來一封 有關誠信與謊言的信,在微博、微信中引起反響。有人將不誠信現象多發歸咎于監管不力;有人倡議,想讓社會改變,先要改變自己。

   張曄感嘆,平時很少意識到,不誠信,實際距我們只有一步之遙。

   她說:關于各種不誠信,不是頭一次聽說。飯店,有人在用地溝油;捐款,不一定能交給最需要的人;履歷光鮮的年輕官員,常會讓人打個問號……擊穿信任底線的 事件一再發生,最終鋪就了我的疑竇叢生。在太多的見怪不怪中,我似乎習慣了那些掩飾和欺騙。我,還有身邊很多人,都習慣了什么事一發生就自然地預設在壞的 一邊。誠信,本應是社會交往的基石,卻慢慢成了當下社會最稀缺的資源。

   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們,距離不誠信者,也只有一步之遙。”張曄寫道。

   這封信提出,如果不誠信隨處可見,那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份。如果我們缺乏安全感,可能我們也在用自己的行為不斷增添著這個社會的不安全感。

   張曄反躬自問:如果我未曾以赤誠之心視己,也不敢以赤誠之心待人,又怎能重回一個誠信的世界?

   在信的結尾,這位大學生呼吁:假如每一級政府、每一家企業、每一個人都這樣做,世界是否能變得更美好一些呢?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