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4年媒體披露的“身份證事件”,從“八證局長”樊紅偉到藍翔校長榮蘭祥,再到令完成變身“王誠”,總有一些當事人改名換姓以掩人耳目。
身份證改名換姓,哪些涉嫌違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一人多證”不合法,有些情況未追究
2014年9月以來,網傳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創辦人榮蘭祥有“6名子女”和“多張身份證”,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經相關部門調查問題屬實,這位高級技工學校校長也發表致歉聲明。
2014年4月,山西長治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樊紅偉因涉嫌擁有多個虛假身份證信息被免職。而此前被曝光的陜西“房姐”龔愛愛、河南鄭州“房妹”等案件,均是一個人擁有多個戶口和身份證。
廣東盛唐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丁龍告訴記者,一人擁有多個身份證可以分兩種情況:第一,身份證號碼不同;第二,身份證號碼相同。“如有的學生 在學校辦了一個身份證,畢業后戶口遷出學校,在工作所在地又辦了一個身份證,而原身份證沒有收回,這樣他就有了兩個身份證;也有個別人在身份證遺失補辦后 又找回原身份證,這樣也會造成一人持有兩張證件的情況。”
“這兩種情況按法律規定是不允許的。”丁龍說,我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公民身份號碼是每個公民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由公安機關按照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編制;第十一條規定,領取新證時,必須交回原證。
“但實際生活中,一些持有新身份證的人并沒有交回原有身份證,公安部門也并未追究。”太原市一位公安分局負責人解釋說。
據介紹,將自己戶口簿或者身份證上的姓名進行變更,是合法的。我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管理出現漏洞,導致多重身份
專家指出,一人擁有多張相同身份證號碼的身份證主要是管理不規范導致,社會危害性不大,需要警惕的是一人擁有多張不同號碼的身份證問題,這相當于一個人擁有了多重身份,此前曝光的案例也多是這種情況。
記者梳理發現,多身份證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幾種:首先是為了隱匿財產,使一些非法所得不容易被銀行監管;其次一些城市實行房產限購政策,通過 辦理多個身份證購買多套房產;第三是為了在上學、就業、醫保等方面享受更多福利;也有一些貪官辦理多個身份證,是為了方便外逃。
“一人多個身份證信息,使得凡是用到身份證的地方都會產生混亂。”丁龍說,擁有多重身份信息,不僅為辦理信用卡、規避限購限貸政策等提供便利,甚至可以逃避刑事責任,連重婚行為也查不出來。
按照規定,身份證辦理要經過嚴格的流程,為何還會出現一人擁有多個身份證信息的情況?
一位知情人透露,在公安戶口聯網之前,一個派出所只能查到本轄區內的人口信息,因此只要買通戶籍民警,很容易就在本系統內新建一套戶口,獲 得一張新身份證。實現信息聯網后,這種做法有很大風險,由于系統缺乏有效的排查比對手段,也有人鋌而走險辦理多重身份證。2014年11月,安徽3名民警 為他人辦理“幽靈戶口”被批捕。
“一人多證”現象,亟待清理整頓
身份證作為公民身份的證明,“一人多證”不僅為社會管理帶來問題,也會對我國即將推行的一些改革帶來阻礙。“比如,從2015年3月1日開始,我國將進行不動產登記,如果一個人擁有多重身份信息,會對不動產登記造成混亂,為貪腐官員隱匿資產提供便利。”丁龍說。
針對已經曝光的多重身份證件,不少網民呼吁順藤摸瓜,查一查背后有哪些貓膩。專家認為,對于辦理多重身份證的行為,應從法律和行政處罰上雙管齊下,加大懲處力度,遏制違法犯罪。
一些民警建議,戶籍、身份證管理應該從技術上不斷完善,建議實現民政、公安、醫院、銀行等部門的信息共享,這樣可使個人戶籍信息、房產信息、信用信息等“如影隨形”,能有效解決當前社會管理中出現的混亂現象。
也有專家認為,要想杜絕身份證、戶口亂象,還需要大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剝離戶口上附著的種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