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春晚”文化的透視:點贊與吐槽

2015-02-24  來源:光明網
[字體: ]

 經過30余年的華麗蛻變,春晚已從創作之初單純的群眾性大型聯歡活動,演變成被賦予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多重內涵的媒介儀式。

    198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誕生之初,估計誰也沒料到,春晚會成為中華傳統節慶文化中的新民俗。經過30余年的華麗蛻變,春晚已從 創作之初單純的群眾性大型聯歡活動,演變成被賦予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多重內涵的媒介儀式。主流意識形態的宏大敘事,精英階層的藝術表達以及流行 文化的集中巡演,讓一年一度的演出成為各種藝術形式和審美趣味博弈的舞臺,成為國家意志與民間話語交相輝映的語意場。每年春晚播出前后,從導演人選到演員 陣容再到節目安排,各種討論此起彼伏,點贊與吐槽成為春晚文化的新常態。

    遙想八十年代,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和娛樂方式較為匱乏,影視審美閱歷更是欠缺。國門初啟,我們對港臺地區及歐美明星的表演充滿了好奇,所以他 們的出現,總能成為是年春晚的噱頭。而今日之熒屏,每天都有海量文藝節目,觀眾對國際大牌明星和一流藝術表演早已司空見慣,這提升了觀眾的審美水平,也消 解了觀眾對于各種表演形式的興趣。人們不再對春晚那么翹首以盼,而春晚從國人除夕之夜的必修課,變成了承擔伴隨功能和增加節慶氛圍的輔修課。從前對精彩節 目的津津樂道和明星大腕的熱力追捧,演變成如今褒貶不一的評論和茶余飯后的談資。春晚面臨著自說自話、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平心而論,春晚的式微,不能單純歸咎于節目質量的徘徊不前,而是其創新升級的速度跟不上觀眾的審美品位的提高所致。既然被吐槽在所難免,創 作者不必焦慮,也無須懊惱,坦然面對,或許能更為從容客觀地認識節目、認識受眾需要。2014年馬年春晚開場短片中有語道“看春晚最大的樂趣是吐槽”,說 明創作者開始正視現實,以自我調侃的方式,放低身段、面對觀眾。褪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圣感,“示弱”于觀眾,這種創作態度反而能使春晚拋卻過多牽絆,卸下舞 臺之外的種種顧慮,觀眾或許也會多一分理解和體諒。

    2014年,央視春晚被提升為國家項目,這是政府層面扶持春晚,創新春晚制播內容,贏回觀眾的積極舉措。冠以國家項目之后,如何尋求受眾審 美的最大公約數,仍是春晚的最大課題。央視春晚凝聚著國家意志,它要吹響整個中華民族的集結號,把大眾召喚至民族精神家園之中,以集體歡慶的方式,強化民 族自豪感,凝聚社會力量,弘揚時代精神。負載著如此厚重的寓意和期望,也令央視春晚的創新腳步滯重遲緩,無形中給步履相對輕盈的省級衛視和網絡媒體乃至草 根階層提供了分一杯羹的機會。不像央視春晚,這些演出沒有固有模式的束縛,可以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任意揮灑藝術想象,靈活安排表演形式,輕松組織節目串 聯。近幾年,各大強勢媒體走分眾化傳播的道路,以其鮮明的創作特點、精準的受眾定位、搶眼的話題制造,制作了頗具辨識度和吸引力的節目。像北京衛視推出的 環球春晚、動畫春晚,湖南衛視推出的以當紅節目《爸爸去哪兒》為主題的春晚,深圳衛視推出的以品牌節目《年代秀》為主題的春晚等,都走差異化的競爭路線, 持續鎖定目標受眾。與此同時,網絡春晚也全面出擊。互聯網時代的受眾,越來越多地選擇用網絡媒介來娛樂身心,歡度春節。于是,互聯網借助其傳播優勢,電視 臺借助其內容資源,聯合開啟了網絡春晚的協同作戰模式。像央視、北京衛視,分別與搜狐、新浪、網易等網站聯合,采取臺網互動的方式進行網絡春晚的同步播 出。此外,百姓網絡春晚、社區網絡春晚、青少年網絡春晚等來自民間的各式晚會,連同網民自導自演的各種山寨版春晚,讓群眾性節慶文化充分活躍在新春的舞 臺。琳瑯滿目的演出,讓節慶聯歡回歸到大眾的樸素情感之中,以茶座式的聯歡氛圍、居家式的節目安排、親切感性的話語方式,贏得廣大觀眾的點贊。

    春晚在中國電視文藝中是具有標桿意義的符號,也是重要的文藝立場。其所呈現的價值取向和創作傾向,成為一定時期電視文藝創作的參照系和風向 標。而關于它的話語交鋒,卻時常脫離節目本身,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延伸開去。春晚像一個巨大的隱喻,它昭示著社會潮流和民眾期許,我 們不必苛求它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況且,叫好的人未必能夠完全吃透創作者的語義,批評者也未必都是不厚道或者太挑剔。置身全媒體時代,大眾對某種事物發表 自己的看法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對于春晚來說,點贊者可能視之為禮花炮,吐槽者視之為出氣筒,無論是其中哪種情況,都讓大眾獲得了心理快慰,使春晚在某種意 義上扮演了心理紓導、宣泄情緒、總結過往、展望來年的作用。如果觀眾能夠通過對春晚的關注疏解一年的勞累辛苦,樂樂呵呵地過年,這何嘗不是春晚的一大貢 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