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醫療衛生搜索廣告不能“唯錢至上”

2016-11-23  來源:紅網
[字體: ]

在百度上搜索“整形醫院”,立即能查詢出808萬個相關結果,但排在第一條的信息是北京美萊整形醫院的官網首頁。受“魏則西事件”影響,莆田系醫院從百度排行榜上銷聲匿跡了不到半年,如今又有重新打鼓另開張的跡象。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莆田系醫院又殺回醫療競爭市場,只是這一次,莆田系醫院更換了推廣手段,打出“醫美分期”的招牌,以貸款美容的形式再次打入百度搜索首頁。(11月21日《北京青年報》)

  這個資源集聚、信息爆炸的網絡信息時代,不僅對于廣大消費者和用戶而言是一種考驗,容易眼花繚亂而犯“選擇困難癥”,對于各類生產制造商與服務提供商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挑戰。過去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是既要會“釀酒”,還要會“吆喝”。

  在這種情況下,打廣告、做宣傳無疑是各商家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知名度,打造企業“金字招牌”的不二之選。對于公眾來說,通過廣告宣傳也是了解產品、服務及商家信息,為選擇提供參考的重要途徑。只是在關乎使用者的生命健康與安全的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等領域,廣告的真實性的重要程度要遠遠超過廣告的其他屬性。

  互聯網時代,廣告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滲透影響也更加廣泛。現在,也許你打開網頁會有彈窗,觀看影片會有植入,連搜索查詢也暗含推廣,可謂廣告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特別是搜索引擎中的推廣鏈接,對人們的影響更大。因為搜索引擎中顯示的結果畢竟不像其他廣告形式那么直接,而且通常搜索引擎的客觀性也更為人們信賴。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于搜索引擎中顯示的商業推廣結果的廣告屬性認識并不一致。有人認為這就是赤裸裸的廣告,而有人則認為這只是一種信息檢索技術服務,而非廣告。直至前段時間轟動社會的“魏則西事件”發生后,國家工商總局在新頒布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中正式確定,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付費搜索屬于互聯網廣告,同時進一步明確,在網絡發布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等廣告,必須通過有關部門前置審查。

  據了解,受“魏則西事件”影響,相關搜索引擎曾一度中止與“莆田系”醫療機構的廣告合作,現在“莆田系”美容醫療廣告以互聯網金融分期的形式重新包裝上線,并被搜索引擎置頂,是說明整改已經結束,還是“風頭”已經過去?

  誠然,最新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只是對搜索引擎醫療推廣的廣告性質和發布要求進行了確定和規范,并非不允許搜索引擎中出現醫療廣告,而此次“莆田系”美容醫療廣告再度上線是否合規也尚不可知,但是可以明確的是,搜索引擎醫療廣告絕不能是“給錢就上”,只管收錢發布而不管廣告的真實性、合規性。也不能再搞“唯錢至上”,將“競價”作為排名的唯一規則和最大權重,誰出錢多就優先顯示誰的廣告,而且過度淡化甚至隱藏廣告推廣標識,給網民帶來誤導,并因此無法獲得相對更加安全、正規、有效與合適的就醫服務而耽誤病情,造成魏則西的悲劇重演。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