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下達會在京舉行,包括北京市生活垃圾減量化對策研究在內的14項哲學社科重大項目正式獲準立項,每個項目將獲得資助金額30萬元。據悉,這是增設“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項目”以來的第二批獲準立項項目。
“確立本次重大課題招標的三大原則,分別是主題重大、北京特色和切實管用。”北京市社科規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主要采取向社會公開招標與特別委托相結合的方式,面向所有在京高校和各科研院所招標。每項重大項目的資助金額原則上為30萬元,遠高于原重點項目8萬元和一般項目5萬元的額度。
首都人口有序調控思路及對策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減量化對策、北京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在立項名單中不難看出,幾乎所有招標選題都緊緊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也正因如此,招標激發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興趣和申報熱情,每個選題都有多個課題組投標,競爭異常激烈。
自《招標公告》發布起一個月內,市社科規劃辦共受理了43家單位符合資質的84項投標申請書,投標申請數量較第一批重大項目申報的38項增加了120%。申請單位從中央在京高校、市屬高校,到科研院所、中央黨校,全面匯聚了北京地區的優勢科研力量。
而最終入圍的14個重大項目,其科研團隊實力強大,首席專家多為長期在某個領域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且取得豐厚研究成果的知名專家,研究團隊的組成也多為跨學科、跨部門聯合投標。
截至目前,首批獲準立項的10個重大項目研究進展順利,并已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其中不少為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有的已經直接融入政策制定過程中。例如,由北京大學秦明瑞教授主持的“綠色北京建設研究——城鄉結合部環境狀況及改善對策”課題組,對昌平、海淀、朝陽、通州、豐臺、大興和石景山七區的10個村莊進行了近200個訪談和1000份有效問卷,初步得出了改善本市城鄉結合部環境狀況的對策建議。預計今年年底,首批10個重大項目將陸續完成科研任務,接受項目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