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北京地壇廟會、龍潭廟會看到,電影《失戀33天》衍生出來的各種商品成了廟會百貨中的亮點,劇中男主角用過的太陽花頭枕和抱枕——戴墨鏡的玩偶“貓小賤”最為熱銷。
記者在地壇廟會的年貨街上逛了一圈,每隔幾家店鋪,就能看到這兩款商品的身影。其中,太陽花頭枕40至60元不等,“貓小賤”30元至100元不等。一位店家介紹,僅大年初一,售價50元的太陽花頭枕就賣出了近80個,初二上午賣出50多個,顧客基本上都看過這部電影,以高中生和20多歲的年輕人為主。
記者在廟會現場還注意到,除了《失戀33天》的衍生品,去年上映的美國動畫電影《藍精靈》、手機游戲“憤怒的小鳥”和“植物大戰僵尸”的毛絨玩具幾乎占據了廟會商品的一半。
“我這有各種‘憤怒的小鳥’,還有藍妹妹、藍爸爸、笨笨、聰聰、樂樂好幾種藍精靈,大的40元,小的35元。”在龍潭廟會賣了3年百貨的商戶趙先生給記者介紹起他的生意經,“凡是廟會上賣得火的,基本上是前一年年輕人比較愛看的電影或者游戲里的道具和人物,不光樣式多,還得種類多。”趙先生指著自己頭上戴的“憤怒的小鳥”帽子說:“不光有毛絨玩具、鑰匙鏈、手偶,還有帽子和口罩,能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謝倫燦認為,國產影片衍生品少、外國電影衍生品多的現狀在廟會市場上就可見一斑。美國電影《變形金剛》即便下線,忠實粉絲對于其后續產品的熱情仍然高漲。然而,國內很多電影把主要精力放在拍攝上,沒有更好規劃后期衍生品的開發。目前除了《失戀33天》、“長江七號”和“喜羊羊”外,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衍生品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