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2012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發布

2012-06-1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16日發布的“2012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顯示,全國35個城市生活質量滿意度(主觀)指數為50.88。生活成本偏高成為導致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偏低的重要因素。

    “2012中國35城市生活質量報告”由首都經貿大學與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聯合成立的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發布。調查顯示,全國35個城市生活質量滿意度(主觀)指數為50.88,較2011年的全國平均值49.71有所提高,生活質量滿意度指數超過50臨界點,進入滿意區間。

    生活質量滿意度(主觀)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市有:長春、杭州、石家莊、濟南、合肥、福州、寧波、青島、廈門、銀川。排名后10位的城市分別為:沈陽、南寧、北京、太原、深圳、哈爾濱、昆明、南昌、蘭州、貴陽。生活質量客觀指數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南京、西安、呼和浩特、杭州、廈門、武漢。排名后10位的城市分別是:合肥、南寧、石家莊、哈爾濱、鄭州、蘭州、烏魯木齊、重慶、南昌、西寧。

    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院長張連城認為,今年的生活質量滿意度(主觀)指數高于2011年,說明民生工程的深入實施取得了效果。盡管如此,城市居民主觀滿意度仍然偏低。這可以從分項指數中得到解釋。受訪者對生活質量各方面的滿意程度依次下降排序為:人力資本、社會保障、生活感受、生活水平、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滿意度越低說明城市生活成本越高。上述結果說明,拉動中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偏低的重要因素是生活成本偏高,而城市生活成本的核心問題是物價和房價。

    調查顯示,除杭州和青島兩城市預期房價看跌、濟南看平外,其他32個城市預期房價均為看漲,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這說明在嚴厲的調控下,房價仍存在上漲預期,盡管目前尚不存在大漲的預期。張連城表示,城市生活質量的主觀感受與實際生活質量存在反差,這在大城市中尤為明顯。這說明城市規模過大可能不利于人們生活幸福指數的提高。遏制房價、穩定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才能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