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萬場群眾文藝匯演 1200萬觀眾受益

2012-10-29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市文化局今年公共文化服務惠民十大工程之一、持續了近一年的2012年萬場群眾文藝匯演,昨天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落下帷幕。一年來,全市370多家群眾文藝團體將700多件原創藝術作品搬上舞臺,匯成一萬場文藝演出,10余萬名文化工作者和愛好者走上舞臺,讓全市1200多萬名群眾享受北京文化發展的成果,也讓藝術成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宣傳“北京精神”的載體,走進千家萬戶。

 

    在萬場群眾文藝匯演落幕之時,來自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及各區縣文委、文化館的文藝能人從700多個節目中精選出21個,重新匯編成10個節目,呈現給觀眾。

 

    您可別小看這些各行各業文藝愛好者和文化工作者原創的節目。歌曲《孔子說》、《北京神話》,器樂三重奏《印象·京華》已入選第十六屆“群星獎”音樂門類復賽,具備較高的藝術水準。舞臺上的“演員”也都來自各行各業。北京軍區離退休老干部、芳草地小學學生、東昌影視文化公司職員、密云縣城管大隊執法人員以及延慶縣文化志愿者和大學生村官,都展現出自己日常工作學習之外的另一面,令人刮目。創作者和表演者們不僅來自各行各業,也來自祖國各地。匯演中,還涌現出《都市里的農民兄弟》、《快樂打工的男孩女孩》等很多表現來京務工人員生活情景的表演。在來京務工的同時,他們的藝術夢想也隨之開花結果。

 

    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萬場文藝匯演的歷練,北京群眾文化創作水平也獲得了提高。伴隨著文藝界“走轉改”活動的深入,基層群眾文化也收獲頗豐。閉幕演出上,懷柔區文化館選送的《粉墨春秋》就是北京歌劇舞劇院的專業編導在那里掛職鍛煉時創作的。而快板《北京是座創新的城》則是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著名表演藝術家李立山專門為基層快板愛好者創作的。還有很多作品也得到了專業文藝工作者的精心指導。這些作品無疑為北京的文藝精品庫又增添了一份“收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