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很多紅木家具市場門可羅雀、生意冷清。10月份以來不少商家推出“優惠”活動,大打“價格戰”吸引消費者。不過“事在人為”,即便是面對不景氣的市場,也有許多經營較好的企業。勁飛紅木就是其中一位。
“繼七、八、九三個月家具銷量高于去年同期之后,進入10月,勁飛紅木銷量又有新突破。”近日,面對前來工廠參觀的消費者,勁飛總裁吳新建興高采烈地說。在市場有點冷時,勁飛為什么這么紅火?
據介紹,半年前,北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要用紅木作品裝修辦公大樓,其中涉及的紅木項目有多件傳統木雕屏風和《清明上河圖》等大型主題木雕。經過激烈角逐,勁飛從全國幾十家競標企業中脫穎而出,在《清明上河圖》等大型主題木雕項目上中標。這組作品規格很大,兩幅木雕,分別都是3×4米以上的大尺寸。
按說中標是一件喜事,但在最初一段日子里,吳新建卻一直緊鎖眉頭。原來,他從知情人那里了解到,另有一個負責屏風和其他雕件制作的廠家是來自中國東南省份著名“木雕之鄉”的大型木雕企業,木雕之鄉歷年來向外輸出了不少木雕人才,包括勁飛紅木在內的不少紅木企業都有來自那里的技工。對方一開始就放出話來:“木雕之鄉”是木雕人才培養基地,勁飛技工好多都是其“徒子徒孫”,勁飛再努力,“徒弟”做的活計也趕不上“師傅”。
這話一聽就讓人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挑戰意味。他知道,眼前已擺出一個無形的擂臺,就看勁飛敢不敢應戰。于是,吳新建連夜召開車間主任以上領導會議。他告誡大家:現在的競爭對手號稱中國木雕界的“祖師爺”,實力很強,勁飛一定要要把好各自的工序關,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埋頭把活兒做好。只有質量過硬,最后的勝利才會屬于勁飛。
在主題木雕設計制作中,吳新建先后召開八次會議,親自嚴把每一關。在材料上,選用上好的金絲楠木和大葉紫檀,所用金絲楠都為當年三峽壩區房屋拆遷的老料,大葉紫檀則在油性色澤紋理方面皆為上乘。烘干環節,在開料制作工序中采用反復烘干技術,確保木料的最大穩定性。雕刻上則更加體現勁飛精益求精的工藝水準,平均每天投入15個熟練雕刻工人,兩件作品整整雕了48天,圖案雕完后又精修半個月。而后使用精細度不同的30多種砂紙反復打磨,最后完成收尾工程。
由于勁飛嚴格按照工藝流程辦事,如期交貨時,雖然在交接時間上比競爭對手晚半個多月。但是客戶對勁飛制作出的《清明上河圖》家具卻贊不絕口。
這個生動的事例也讓人再次體會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道理,“徒弟”打敗“師傅”,勁飛贏在質量,贏在每一個細節。吳新建說,質量和誠信決定著企業成長的“耐力”,客戶對產品的選擇最終考驗著企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