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不息的蘆山

2013-04-24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4月23日,震后第四天。

  中午12時,蘆山縣城南街,救援隊伍從廢墟里抬出一名遇難者。淫雨中,街對面,逝者的妹妹蹲在地上,哭成淚人。

  此前1小時,蘆山縣城體育館附近,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救治點。18歲高三女生楊美江得到一個高興的消息:經過遠程會診,醫院決定趕制一副支架,讓腰椎骨折的她,能坐著學習,參加高考。

  此后兩小時,蘆山中學。楊美江的390多名同年級校友,乘坐大巴車,赴成都西南財大異地復課,迎接高考。大門兩旁,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列隊送別,一名男生扯著嗓子喊:“加油!”

  災區每天,每分每秒,或許都有這樣的悲喜劇。逝者既已去,生者當不息。蘆山中學副校長楊洪說:“年輕人是蘆山的希望,不能因為地震耽誤他們。尤其是高三的學生,正在高考沖刺階段。”

  學校教學樓的旁邊,一片空地上,三臺推土機在緊張作業。平整土地、鋪上水泥、搭建板房,為高一高二復課的努力正晝夜不休。現場監理人員說,“不出意外,最晚下周一,孩子們就能回來上課。”

  老縣城,蘆山初中。周紹義校長站在雨中,略顯愁容。學校兩個操場,都已扎滿帳篷,安置了附近災民。縣城其他地方,也很難找到空地了。“縣里還在想辦法,記者也幫著呼吁下吧,看附近縣市有沒有地方,讓我們搭板房復課?”

  災區需求很多,周校長的愁心事,經本報法人微博發布后,至記者截稿時,暫無響應。甚至有網友評論:復課真有這么著急、這么重要嗎?

  汪小涵,蘆山初中初一女生,坐在安置點的帳篷里,擔心手機沒電。昨天是周一,她給班主任打電話,問哪天能復課。老師讓她等電話通知。

  她的哥哥,汪子堯,在天全中學讀高二。這幾天,哥哥一邊等待復課消息,一邊跑到街上當志愿者。“爸爸說我太小,讓在帳篷里守著。”汪小涵說。

  課本都在家里,爸爸不讓去拿,房子隨時會垮,很危險。還有一周就要考試了,班上排名前十的汪小涵,很想復習功課。每天,她都在心里回想課本內容。

  寫稿的過程中,記者先后收到三個短信:第三軍醫大學政治部干事趙虹霖說:大約萬元的支架,明天就能做好;從重慶運過來后,將免費送給楊美江;部隊還會派專車,把楊美江送到成都,讓她和同學們一起復習,滿足她的心愿。西南財經大學教師易皓華說:和蘆山中學的學生們一起,一路順利,已經到達成都光華校區,晚上將由專業教師先進行心理輔導。來自中國青基會的張嬌鳳說:給蘆山國張中學搭建的11間、800多平方米板房教室,明天上午將竣工交付,能讓600余學生回到課堂。

  記者想起,啟程前的車里,蘆山中學高三(1)班男生竹建達說:“不管考上什么大學,畢業后我想回到蘆山。大家那么關心我們,明天的蘆山必須更好。我是蘆山新一代,我要建設好家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