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托’了嗎?”這是最近幾周,不少上班族見面的開場白。今年暑假,因為上班沒時間,不少家長將孩子“整托”給各類培訓班,其中“朝九晚五”的全日制托管班最受歡迎。未能及時“托管”孩子的家長,無奈請假在家看孩子。家長們呼吁,社區(qū)能否提供“假期托管”服務,幫家長看孩子。
“整托班”放假前就報滿
“有名額嗎?”家住小西天的胡女士最近連跑近20家培訓機構,就為給孩子找個全日制的暑假托管班,沒想到“整托班”早在放假前一周就已報滿。“我們是雙職工,老人也不在北京,暑假不能把孩子自己鎖在家里吧!”
胡女士說出了很多雙職工家長的苦衷:孩子放假了,大人卻要上班,根本無力照顧。“近來總有孩子出事的報道,嚇得心驚肉跳的。”在某研究所上班的方先生說,孩子放假最擔心的就是安全。自己沒時間看,就只好托付給全日制托管班,早上送去,下班后再接回家。
“放假前一周就沒有學位了,家長都想把孩子送來,可我們這兒教室、老師的資源也有限!”馬甸附近的某培訓學校負責人艾坤告訴記者,不少家長甚至放假前一個月就來咨詢,而最近來的根本不問價格,只求有個名額。
近日,記者詢問了中關村、西直門、天橋、中國人民大學、方莊、通州果園等地的40余家培訓機構,其中僅有3家仍有全日制托管班的名額。
八成父母暑期休年假
未能及時“托管”孩子的父母,只能將年假安排在8月,以便陪孩子度暑假。
一項針對35歲至45歲白領的休假時間網(wǎng)絡調查顯示,已婚且有孩子的人群中,約有80%左右的人選擇在暑假期間休年假,8月是休假的首選時間。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不少人在年初就定好了休假時間,就為陪孩子過暑假。
在CBD某外企上班的衣女士今年自己能支配的年假時間有13天,她把假期分成3段,加上兩個周末,累計在家兩個半星期,陪伴孩子17天。“平常我上班忙,孩子上學忙,好容易我們能湊在一起,好好陪陪孩子。”
在某區(qū)政府部門工作的方先生則顯得很無奈,“老人年紀大了,照顧不了孩子,我這十天年假只能在孩子暑假休,我來看他。”他坦言,自打孩子上學起,自己的年假就只能在暑期休了。
本市某醫(yī)院人事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夏天醫(yī)院都“缺人手”,因為有不少醫(yī)生要休假帶孩子,其中多數(shù)是40歲以上的專家級醫(yī)生。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近兩年醫(yī)院要求暑期休年假的醫(yī)生休假期間也不能離開北京,遇到疑難病例需要會診或實在需要人手的時候,必須隨叫隨到。
家長呼吁社區(qū)托管
“寇爺爺好!”本周一清晨,在懷柔區(qū)富樂北里社區(qū)紅領巾驛站擔任輔導員的退休教師寇福生,迎來了社區(qū)托管的暑假學生。
“我女兒平常放學也都是先來社區(qū)圖書室,到5點半我們下班后才回家。”于乃淇的媽媽說,社區(qū)能幫家長帶孩子,真是太方便了。已經(jīng)上小學二年級的于乃淇指著圖書室的書架說:“今年暑假,我要看完這架上的書。”
寇福生拉著記者走到自習區(qū),這里擺放著一排課桌和十幾把椅子。“放暑假后,這個自習區(qū)就不夠用了,還得占用隔壁社區(qū)辦公室的地方,一共有30來個孩子暑假要在我們這兒托管。”今年暑假,社區(qū)還要組織孩子們到工商局學習食品安全,給女童開防侵害講座,與紅十字會合辦兒童應急演練,定期組織觀看電影。
記者了解到,像富樂北里這樣的社區(qū)托管服務,在本市尚屬少數(shù),其實很多家長都希望社區(qū)居委會或服務站提供類似服務。“當然想在社區(qū)托管了,在社區(qū)里還安全。”市民孫女士說,她小時候每逢寒暑假,都在居委會大媽的帶領下寫作業(yè)、做游戲。
一些目前暫未提供暑假托管服務的社區(qū)負責人表示,不能提供暑期托管,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場所和人員。記者從市社會辦獲悉,本市正在推進社區(qū)用房標準化建設,力爭讓每個社區(qū)居委會、服務站的用房都能達到350平方米,為包括暑期兒童活動在內的社區(qū)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