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項城市78歲剪紙女藝人聶素貞,耗時15個月完成《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的剪紙,這幅作品裝裱好后長23米、寬0.5米,她希望通過這個作品,讓晚輩也來學習剪紙。
8月27日,記者在項城市交通西路附近聶素貞的家中見到,不大的客廳內到處都是剪紙作品,有的是半成品,有的是裝裱好的,就連飯桌玻璃板下 也鋪著剪紙作品。聶素貞告訴記者,她農民出身,識字不多,自幼跟著母親剪鞋樣、剪窗花,漸漸學會了剪紙,在她記憶中剪紙代表著喜慶,是嫁娶和春節必須準備 的,想通過一百零八將這個作品,讓更多人學習剪紙。
聶素貞:剪水滸傳108將我覺得這個是大的作品,我這一生能做這一個大的作品,(讓)后輩小孩,一個是留紀念,一個叫他們也學剪紙這個民間藝術。
采訪中,聶素貞和老伴李振華迫不及待地向記者展出這幅大作,但由于作品長達23米家中無法完全展出,他們便帶著作品找到一塊空地鋪展開來,眨眼間便引來市民圍觀,紛紛驚嘆、贊賞。
市民范大林:這個逼真,人物的形象各方面氣質剪的好得很,看著。
市民:我只覺得她很了不起,我對她很了解,早我就知道她會剪這些東西,剪得很好,我想剪,我恐怕沒有那個天賦。
為了完成108將這幅作品,老伴李振華最初托人買了一本水滸連環畫,讓不懂繪畫的聶素貞拿著鉛筆逐一描繪,然后再剪出來。后來聶素貞便開始沒日沒夜地剪畫,天冷了坐床上,熱了開空調。他們覺得,剪紙畫也能鍛煉身體。
老伴李振華:因為她愛好這一項,年紀大了沒事,除了鍛煉以外,這樣她閑著沒事坐那,剪紙比閑著強,這樣她也等于鍛煉手和腦了,我感覺我心里也很痛快,也很支持她,結果有些東西,我都用框子給它裝起來,叫人家參觀看。
采訪中聶素貞女兒李玉蘭告訴記者,為了讓母親能更逼真地剪出一百零八將,她還專程抓了只蟬給她,現在受母親的影響,自己也會在工作之余剪紙。
李玉蘭:有一個蟬,她剪不形象,我都回去上農村俺老家,給她捉一個蟬,叫她比著剪形象點,108將得剪形象一點。我已經開始學剪紙,先從簡單的開始學,先剪窗花,剪個小動物什么的。
聶素貞說,她的剪紙作品還有丹鳳朝陽、四條幅春夏秋冬等,她一直堅持剪紙,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輩們的藝術得以傳承。
聶素貞:我說為了以后讓下一代小孩知道剪紙,把108將剪出來,這是民間藝術,小孩都讓他學習,叫他學習剪紙,不能忘了剪紙是幾千年老祖宗留下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