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據美國《生活科學》雜志5月10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爾灣分校化學系教授謝爾蓋·尼茲科羅多夫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證明,在使用空氣凈化器的房間內,臭氧濃度容易大大超標。
尼茲科羅多夫和同事們對使用各種空氣凈化器的住宅、辦公室以及轎車進行了檢測,發現這些場所的臭氧濃度都超過了加州的基本安全標準。如果在室外,這一濃度將觸發二級煙霧污染警報。
近年來,室內污染問題備受關注,使得空氣凈化裝置廣受歡迎。廠家一般宣稱其具有濾去塵埃、消除異味及有害氣體等功能,并且其化學反應只會產生諸如二氧化碳、臭氧、水等對健康無害的副產品。而美國環保總署在一份報告中稱:“事實上,商家的宣傳是在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采訪中,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崔九思研究員向記者介紹了離子空氣凈化器的工作原理:先使空氣污染顆粒帶上電荷,再將它們吸附到金屬電極上,在這一被稱為“電離作用”的過程中,空氣凈化器會將臭氧作為副產品排出。特別是在通風不暢的小房間里,臭氧數量更會急劇增加。
另據美國《空氣和廢物管理協會雜志》介紹,臭氧在大氣層上部時,能起到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的作用;但在接近地面的地方,它卻是一種危險的污染物,會傷害人的肺部,導致呼吸短促、咽喉發炎、哮喘病發作等。
崔九思研究員表示,治理室內污染不能完全依靠空氣凈化設備,還是要從家中的污染源抓起,在裝修、購置新家具時,就應該把其中的污染物含量控制到最低,并做到勤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