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倡導全民環保,這幾年政府費盡心思。有時“一陣風”后,大道理還是擺在教科書、宣傳畫上,完全指望自覺意識和個人行動,依靠感情和情緒,可能流于形式,從這個角度而言,耗資多少、動員多廣并不具有決定性意義。
環保風怎么才能蔚然?“節能環保,大有技巧,人人減排,貢獻不小”。改變生活中的消費模式一方面要從提高意識、普及知識做起,另一方面要量化節能的好處,讓公眾有直觀的印象,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人明白環保的好處,讓百姓了解環保帶來的實惠,能省多少錢就是多少——往往在個人家庭中,環保關系到自己的腰包,都會比較重視。
一百家超市可“兌換”廢舊電池,武漢出現“零”的突破,可喜可賀。當然,我們更歡迎有一份武漢“環保路線圖”——回收點逐漸擴面,及至社區、醫院,干舊電池也可擴大到電動車舊電池、舊手機等諸多可對環境造成致命傷的方方面面。
當環保成為如吃點心一種輕而易舉、且有甘甜在心之事時,環保便不再只是大道理,武漢市民所冀望的環境友好型社會也就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