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北京殘奧會的開幕式上,有這樣一幕:我國第一塊殘奧會金牌獲得者——盲人冠軍平亞麗在她的導盲犬Lucky帶領下開始火炬接力。Lucky步伐穩健,神態從容,引導準確,億萬觀眾為之深深地折服和感動。感動不僅因為它能在十余萬人的歡呼聲和巨大的焰火燃放聲中準確無誤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更源于它在完成使命過程中所體現出來與人類的心有靈犀。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博客中這樣寫道:平亞麗和導盲犬Lucky其實也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個縮影。對此大家或許也有同感,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畢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沐浴著同一縷陽光,擁抱著同一片藍天。Lucky僅僅是地球上眾多生靈的一份子,它之所以能夠表現出來與人類心靈相通,并非因為它是神奇的化身,而是與人類和諧相處后的一種本能。
在浩瀚的宇宙空間里,地球只是滄海一粟。但它美麗的蔚藍色,足以讓我們自豪無比,因為正是這片清新的藍孕育了世間萬物包括人類。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理應受到同樣的尊重和贊嘆,得到同樣的溫暖和愛惜。人類沒有理由獨享地球賜予的財富,還應和萬千動物共享。
影片《可可西里》中有這樣一組鏡頭:為了保護藏羚羊,幾位錚錚鐵漢在茫茫戈壁與盜獵份子進行著生與死的較量,最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的主人公,法國的小女孩蒂皮從小跟隨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非洲叢林中長大,與野象相親,與鴕鳥共舞,變色龍、牛蛙、豹子、獅子、狒狒……一個個給她帶來奇趣、歡樂、驚險、幻想的野生動物,最終都成為了她最好的朋友。無論是可可西里的巡山隊,還是蒂皮,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對待動物,就要像對待我們身邊的朋友一樣,要和它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只因我們是一家人。
令人欣慰的是,這樣溫情的瞬間也繼續在我們身邊上演著。許多西方國家的導盲犬可以進出商場、地鐵及一切娛樂場所,甚至飛機也允許導盲犬陪同主人乘坐。日本不僅在公路旁邊豎起畫有動物的牌子以提醒人們注意野生動物的出沒,而且還規定寵物要終生喂養,使其成為家庭的一員。這些真實的事例不僅說明了人類和動物的和諧共處,同時也彰顯出了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
北京殘奧會期間,北京市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導盲犬使用和管理的通告》,其中規定導盲犬作為特殊犬類,被允許隨盲人出入所有比賽場館、競賽場和公共場所,同時為導盲犬入境打開了便利之門。這樣的舉措不僅體現出我們的人性化服務,也突出了我們在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文明程度的提升。
人與動物和諧共處是創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這不應該僅僅是政府的一條倡議,更應該是每個人心中的人道主義。愛護動物也不僅僅是動物保護協會的責任,更應該是每個人肩上的責任。同住地球村的人類和動物,我們應該相親相愛,一起享受地球母親的愛,共同來傳承“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