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環保生活 飲食健康

2008-12-03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1、防止食品污染———食品污染的途徑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從作物栽培、收獲、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烹調直到食用的各個環節中,各種有害于人體健康的化學毒物和有害病菌混進食品。在生活當中我們遇到的主要是生物性污染,它是由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造成的污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正確加工、烹調和選擇食物,做到不要過量食用熏制食品,不吃霉變的食物,不飲用霉變茶葉,不食用生豆油,不食用隔夜白菜,不過量吃腌菜,不要長期食用咸魚,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防止食品的環境污染。

  2、慎用甜味素和化學調味劑———糖精和味精要適量

  食品中的甜味素有兩類,一類是從自然界中提取的甜味素,如蔗糖、葡萄糖等,另一類是人工甜味素,如糖精和甜精,人工合成的糖精、甜精無營養價值,又有致癌嫌疑,所以食用時應慎重。

  味精是常用的調味品,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既可調味,又可促進食欲幫助消化;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對人體健康無害,但過量食用會出現頭痛、眩暈等神經癥狀。

  3、農藥對蔬菜的污染———食用蔬菜應該注意什么

  蔬菜污染主要來自農藥,白菜、空心菜等葉類蔬菜食用的是菜葉,在葉面上殘留農藥就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野菜生在野外,無需人工施肥和噴灑農藥,一般沒有污染。人工培育的各種豆芽菜,在生長和培育過程中無需殺蟲,無農藥污染是蔬菜中安全系數最高的種類。生菜、莧菜、韭菜、辣椒、芹菜、番茄、蘿卜葉等蔬菜自身抗蟲能力較強,施用農藥較少。還有食用部分生長在土壤中的芋頭、土豆、蘿卜、大頭菜等也是很少受到污染的菜類。

  4、燒開水有學問———最佳的燒水時間燒開水時,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在水溫不斷升高時在不斷增加,當水溫達到99℃,有害物質濃度量增加,超過國家標準2倍多。當水溫升到100℃,有害物質有所下降,但仍然超標,繼續沸騰,含量迅速下降,繼續煮沸下,其含量會繼續降低。所以說,燒開水時,沸騰時間以2—3分鐘為最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