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藍藻給環保的啟示

2009-03-26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進入夏季,繼江蘇太湖與安徽巢湖之后,藍藻再次在污染本來就十分嚴重的云南滇池不可避免地暴發了。說“不可避免”,因為在幾次藍藻災害中,我們都看到了“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所造成的嚴重惡果。大自然已向我們進行報復,向我們發出強烈的警示! ∠嚓P知識
  藍藻是藻類生物,又叫藍綠藻;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
  科屬分類  藍藻屬藍藻門,分為兩綱:色球藻綱與藻殖段綱。色球藻綱藻體為單細胞體或群體;藻殖段綱藻體為絲狀體,有藻殖段。
  藍藻在地球上大約出現在距今35~33億年前,已知藍藻約2000種,中國已有記錄的約900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數(約75%)淡水產,少數海產;有些藍藻可生活在60~85℃的溫泉中;有些種類與菌、苔蘚、蕨類與裸子植物共生;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巖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
  藍藻是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染色體與色素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核膜與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與細菌一樣,藍藻屬于“原核生物”。它與具原核的細菌等一起,單立為原核生物界。
  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加劇了水質惡化,對魚類等水生動物,以及人、畜均有較大危害,嚴重時會造成魚類的死亡。
  藍藻的多處大面積暴發,很明顯地是我們多年不科學、盲目發展地方經濟的后遺癥,是自然向污染了它們的人類進行反污染,是向今天的我們討還舊賬。而我們很多地方至今還不能認識到問題極其深刻的嚴重性,與大自然強烈警示的緊迫性,仍然在“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舊觀念、舊思路里轉圈圈、走老路。
  如太湖流域周邊的一些地方為了發展經濟,近年來引進了不少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地方干部說:“不引進經濟總量就上不去,政績何來?”就在無錫水危機期間,一些企業依然肆無忌憚地向太湖排放工業廢水,一些官員說是“發展經濟的階段性問題”。
  而已經從“高原明珠”變成了“高原綠珠”的云南滇池,一方面政府十多年投入47億元治污,另一方面當洱海、撫仙湖等高原湖泊紛紛退耕還湖的時候,滇池周邊的村莊、農田每天仍產生著大量面源污染,終使滇池治污成效不大,污染仍在加劇。
  太湖、巢湖、滇池污染導致藍藻頻發,嚴重影響到流域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以致總理親赴污染地召集治理“三湖”會,并將“三湖”治理當作國家工程對待,制定了一系列指導方針,F在需要的是,相關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徹底扭轉唯GDP是舉的錯誤發展觀,徹底摒棄“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舊理念。加快清理舊賬,同時嚴防新污。否則,一些地方的人民公仆就有可能成為人民的罪人,甚至成為子孫后代的殺手!
  包括“三湖”地區的各級政府領導,若真能像溫總理要求的那樣,想老百姓所想,讓老百姓放心,采取切實的措施,通過全面、系統、科學、嚴格的綜合治理,使“三湖”一類的流域地區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質確實得到改善,恢復原有自然風貌,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與諧相處,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