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0塊石頭,與別的石頭沒什么不同。
這塊石頭上寫著:“SYNTEGRA,?—08/26/09。”這是一個拗口的拉丁文名字,它死于2009年8月26日。“?”意味著無人確切知道它什么時候出生,出生在哪里。
這塊石頭很干凈,三兩只螞蟻在上面爬來爬去。而更多的石頭則長滿青苔,有的半陷在泥土里,上面的字跡模糊可辨。每塊石頭的背后都有小木片做成的十字架,它們插在長滿青草的不足膝蓋高的土堆上。
這些土堆掩藏在一大片竹林里,地上開著紫色的小花,小手模樣的藤蘿四處攀爬,郫河支流從旁緩緩流過。
顯然,沒有比這兒更適合的墓地了。這里埋葬的不是人,而是90頭熊。
“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不是一個編號,不是一個字母,也不是一個無名的熊”
墓地不算大,只有半個籃球場大小,輕輕踱上20步,就能從這頭走到那頭。在距離成都市區26公里外的龍橋黑熊救護中心,墓地只占據了一角。
每一頭埋葬在這里的熊,人們都為它們取了名字,哪怕是在它們入土前的最后一刻。
有一頭熊剛被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救出來,還沒來得及踏上草地,就死掉了,在入土時,它被取名“森林”,人們希望這個名字能夠將它帶到天國的森林里,彌補它從未生活在森林里的遺憾。
它的石頭上寫著:“Forest,?—03/11/02。”
有一頭名叫“水”的熊,下午4時到達救護中心,晚上8時就死去了。它渾身浮腫,像個大水袋,一個針尖扎下去就會冒水,護士從它晃晃蕩蕩的大肚子里抽出10多公斤水。盡管在這兒只活了4個小時,它還是得到了此生可能唯一的名字:“水。”
它的石頭上寫著:“Water,?—02/06/09。”
還有一頭名叫“草莓”的熊,在它很短的生命里,草莓是它最后的晚餐。還有“KIKI”、“強生”……
90塊石頭的背后,有著90個相似的故事。
這些故事,都與它們身上那個被稱作“膽”的器官有關。“活熊取膽”制藥,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在各地的養熊場里,它們活著的全部意義就是被用于收集膽汁。它們身上都有一個長年不能愈合的洞,有的插著生了銹的金屬管或玻璃管,從中流淌出清亮的膽汁。
從出生的時候開始,它們就大多被禁錮在長1.5米、高0.5米的鐵籠子里,一天天長大——直到鐵條讓它們不能再長。它們不得不把臉緊貼在窄小的方形食槽口上進食,鐵欄桿把它們的口鼻磨得到處是傷疤。可即便這樣,它們也終日吃不飽,因為養熊場相信,饑餓、口渴能分泌更多的膽汁。
在這樣的小籠子里,它們只能終日俯臥或者側臥,轉身、打滾、撓撓癢癢,對它們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有些養熊場的鐵籠,籠頂鐵柵欄是活動的。在取膽汁時,工人將鐵柵欄往下壓,直到它們完全無法動彈。有些工人圖方便,從來就不升起這面鐵柵欄。
每當養熊場的工人靠近,在籠前伸出鐵鉤,勾住它們的脖頸,它們就凄厲地哀嚎起來。當墨綠色的膽汁被一股股抽取出來時,它們痛苦得大張著嘴,劇烈地喘息,雙眼凸暴,四肢顫抖……在它們的一生中,這樣的酷刑,也許一天要有2~4次,最少30毫升,最多200毫升。抽完膽汁后,它們往往蜷縮在籠中渾身顫栗,亮晶晶的小眼睛上掛著淚。
像它們這樣的“膽熊”,有些因為無法忍受抽膽的痛苦,瘋狂地抓咬籠子,直到滿口潰爛,有的還會精神錯亂,甚至出現自殺行為,把自己的肝腸內臟拉扯出來,狂嚎著揮舞著。遇到這種時候,養熊場就會“冷靜又緊急”地砍下它們的腳掌,剝下它們的皮毛。
![]() |
為了防止它們因疼痛或者不適而抓撓導管,養熊場還用上了一種叫“鐵馬甲&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