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3家銀行近日獲銀監會批準,可發行專項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共1100億元。其對應的單戶5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將不計入存貸比考核,從而增加銀行為小微企業服務的積極性。
銀行發行意愿較高 提升為小微企業服務積極性
此次民生、浦發、興業銀行分別被銀監會批準發行的人民幣債券額度分別為不超過500億元、300億元和300億元,募集資金須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舉將有利于解決該行小微企業貸款資金來源不足的問題,緩解銀行存貸比壓力,同時有助于補充中長期負債來源。
業內專家表示,在當前銀行體系內流動性日益緊張、吸儲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一方面可以增加銀行小微企業信貸資金額度,另一方面還可以享受存貸比考核上的放松政策,商業銀行因而有較高的意愿申請發行。
此舉在利好銀行的同時,也將使小微企業迎來“及時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說,在小微企業融資難成為全國關注熱點的今天,小微企業將得到1100億元信貸額度,說它是“及時雨”并不為過,它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發行小企業專項金融債所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于發放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
興業銀行表示,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所募集的中長期資金不用繳納存款準備金,可百分之百用于支持小微企業貸款的發放,能幫助緩解小微企業貸款“融資難”問題。
發債成本高于吸儲成本 后續監管措施須到位
據了解,民生等3家銀行發行專項金融債的相關事項還需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也就是說,小企業專項金融債具體的發行時間、發行期限、發行結構、發行價格都要等人民銀行批準后才能確定。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春節前這段時期,是小微企業產銷旺季,企業資金需求量大,相關銀行也會愿意在年底之前正式發行該項金融債,以及時補充小微企業貸款額度。不過,在年底之前整體資金成本還是偏高,發行金融債的成本也不會太低。
“銀行發行債券的成本在年息4%至6%,而一般銀行吸收存款的平均資金成本為3%左右,發債成本高于吸儲成本。再加上人工成本、小微企業貸款較高的不良率損失成本等,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成本不低。”金融專家趙慶明說。
作為銀行額外的小微企業貸款資金來源,一些市場人士表示,后續監管必須到位。如果后續監管措施不到位,銀行在發行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或將募集的資金挪作他用。現在這方面的監管措施還未出臺,需加快研究制定一套動態持續性的監管跟蹤機制。
郭田勇認為,監管機構應制定出相應的辦法,使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做到“專款專用”,防止銀行利用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所募集的資金貸款給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行業以及其他投資業務。
“但是,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不是一筆‘救濟金’,商業銀行會按照市場原則來操作。”趙慶明說,“后續監管政策必須到位,同時也得尊重市場規律,不應過分壓縮銀行的利潤空間。”
貨幣政策“定向寬松” 更多中小銀行申請發行專項金融債
今年四季度以來,多部委相繼出臺了多項利好小微企業的政策。尤其在信貸領域,針對小微企業,顯示出貨幣政策“定向寬松”的局面。業內人士稱,第一批銀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發行,凸顯出當前貨幣政策“定向寬松”的特點。
據了解,銀行業金融機構今年都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011年9月末,興業銀行單戶500萬元(含)以下的小企業貸款余額(含貼現)為155.73億元,增幅達98.91%;浦發銀行溫州分行日前向總行申請作為小微企業貸款試點分行,并申請新增10億元貸款額度;民生銀行泉州支行副行長尤國山表示,在該行目前小微企業貸款達到42億元的基礎上,年底前還要突破50億元。
央行本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5868億元。
“10月份新增貸款是今年7月份以來的新高,這表明貨幣政策的‘定向寬松’局面已經奠定。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的發行進一步體現了這一特點。”趙慶明說。
郭田勇認為,銀監會批準銀行發行小企業專項金融債,是“定向寬松”政策的體現,能夠在信貸規模總量不至于出現明顯擴張的情況下,體現宏觀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
相關專家表示,中國這么多小微企業,幾筆金融債遠遠不能使小微企業“解渴”。據悉,杭州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均已向監管部門申請發行金額不等的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
銀監會在10月底發布的通知中,明確支持商業銀行發行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債。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商業銀行申請發行小微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的,將結合其小微企業業務經營情況作出審批決定。對符合要求且確有需求的銀行,銀監會將盡快審批。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申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郭田勇說,“各個部委也都在陸續出臺更多解決小微企業資金難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