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購買碳排放 上海地鐵在國內率先實現零碳卡

2012-05-13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 有循環使用標志的地鐵低碳卡即將啟用

  繼去年在國內首創地鐵低碳卡后半年,上海地鐵票務部門通過購買碳排放的方式,中和半年來正在流通的7萬張低碳卡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從而在國內再次率先實現低碳卡向零碳卡的轉變。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上海地鐵方面獲得的信息。

  每張復新票

  減少15.4克碳排放

  地鐵單程票經多次使用后,卡面文字圖案因磨損而無法辨識。若直接作廢銷毀,票卡內芯也跟著作廢,既造成浪費又不環保。自2005年10月啟用非接觸式單程票以來,上海地鐵已累計發行超過4200多萬張,多年網絡運轉后迄今已陸續產生近110萬張磨損票。

  去年9月,上海地鐵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綠色低碳行動,試點5萬張由磨損車票“復新”制成的單程票,在軌道交通全網絡再“上崗”。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評估得出的數據,平均每張復新票減少碳排放15.4克,舊票復新較制作新票能減少36%的碳排量,節約制作成本34%;平均每復新1萬張票卡,相當于種植了100棵樹木。

  共7萬張復新票

  流通使用質量穩定

  5萬張低碳卡投入使用之后,地鐵票務管理部門跟蹤這批“復新票”的流通情況和使用質量,積累相關數據,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再對剩余的磨損票卡選擇物理性能良好且能滿足讀寫參數需求的車票,進行復新應用。去年年底,又有2萬張“復新票”投入使用。

  統計數據表明,半年多來,7萬張復新票質量穩定,僅不足2%在使用過程中成為徹底的廢票退出流通。算上復新前300次左右的使用和復新后兩三百次的使用,即便這些退出流通的廢票也真正做到了“功成身退”。

  購買碳排放

  成功實現零碳卡

  即便是低碳卡,也依舊在產生碳排放。地鐵票務管理部車票低碳小組的年輕員工對此一直“耿耿于懷”,總覺得還只做了一半。近日,他們專程來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海分中心),通過向上海能源交易所購買碳排放的方式,自掏腰包,以每噸20元的價格,購買“碳自愿減排量10噸”,用以補償上海地鐵去年兩次磨損票復新(低碳卡)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從而最終達成磨損票復新零排放量的指標,完成舊卡復新的碳中和過程,實現了低碳卡向零碳卡的轉變。

  上海地鐵運營中心票務管理部運營部經理封偉平告訴記者,“購買10噸碳排放,對我們來說其實只是‘拋磚引玉’,希望通過地鐵這個窗口使低碳環保的理念讓更多人知道、熟悉,一起參與進來。”據悉,今年上海地鐵還將采取更新的技術,爭取讓更多磨損票復新,成為又一批低碳卡甚至是零碳卡,從而讓綠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