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公布的《創建健康和諧生活,遏制中國慢病流行》報告指出,以心血管疾病為主的慢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68.6%,若不有效控制,未來20年心梗、中風、糖尿病等疾病負擔將增長近50%。
預防心血管疾病,膽固醇是關鍵。然而大眾對壞膽固醇的危害認知,僅局限于血脂檢驗報告單。不少人認為,就算指標偏高,稍微清淡飲食一陣子就好了。
紅色拉響極高危警報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指出,壞膽固醇——低高密度膽固醇(LDL-C)是導致冠心病、中風等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冠心病死亡的增加,77%歸因于壞膽固醇水平的增高。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指出,壞膽固醇對一個人的威脅有多大,需根據以下多種危險因素綜合評估: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中風病史、年齡(男≥45歲,女≥55歲)、吸煙、低高密度膽固醇(LDL-C)水平、肥胖和有血管病家族史等。
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每一個人可從“赤、橙、黃、綠”四種顏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值,分別表示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顏色顯示的是未來10年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70%壞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南芳指出,臨床大夫最苦惱的就是頻繁被冠心病患者追問,“我已經吃了降脂藥,指標正常了是不是就可以停藥了?”
實際上,約70%壞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而且這種合成不斷進行。對于橙色的冠心病、中風患者,以及剛剛發生過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來說,由于體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已經廣泛存在,化驗單雖然短時間內表明膽固醇水平被控制住,并不代表風險消失。若不持續管理,壞膽固醇持續合成和累積,斑塊還會出現,患者千萬別自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