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市有資格招收小升初特長生的中學可謂門庭若市。受盡小升初折磨和煎熬的家長們,紛紛帶著自己的“特長”孩子趕場參加測試,為擇校做最后一搏。由于今年全市縮減了招收特長生的數量,部分熱門校的競爭愈發激烈。為招到最佳生源,有的學校甚至要求學生練“全活兒”。
藝術特長生被考英語
周六上午,城區某示范中學門口,一個穿著孔雀演出服的小姑娘耷拉著臉走出考場。她報考的是這所學校的藝術特長生,具體項目是舞蹈。沒想到,跳完一支舞后,老師突然用英語問了一些問題。“我完全不知道還要考這些,一點兒準備都沒有,而且我的英語口語也不太好……”小姑娘越說越沮喪,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
過了一會兒,一個男孩子從測試現場走出來。“考場里有三名考官。”報考表演特長的他興高采烈地向記者形容。現場,考官讓他朗誦了一段英文劇本,隨后,一位老師用英語跟他聊了會兒天,主要問他平時的興趣愛好。最后,還讓他做了一道數學題。“題目都不難。”看來,男孩表現不錯。
得知孩子們參加測試時并非僅考特長方面的知識,而是要練“全活兒”,家長們很驚訝也很擔心,尤其是那些孩子現場發揮不太好的家長,更是抱怨“這樣的考試有點兒離譜”,卻也無奈。有業內人士透露,按照相關規定,學校不能進行筆試,所以只能在考場見縫插針,增加一些特長以外的考試內容,以此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查,選拔最佳生源。
三類特長可報6所學校
特長生這種小升初入學途徑,可以由學生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學校,因此家長和學生提前好幾年就開始做各種準備。在上個周末的測試中,大部分家長帶孩子參加了兩所學校測試。實際上,如果學生同時擁有藝術、體育、科技三類特長,最多可以報考6所學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能同時有三類特長生資格的孩子幾乎沒有。家長們表示,一則沒有精力,二則就算具備這樣的資格,測試只有兩天,要趕考6場,孩子實在太累。不過,同時具有兩項特長的學生不在少數。家長們表示,報考學校時,主要考慮了那些能同時涉及自己孩子兩項特長的學校。
在周末的特長生測試中,記者發現了不少具有推優資格的學生的身影。他們多是一些希望進名校的孩子,可惜在推優派位中未能如愿。比如,海淀區今年小升初推優派位時,就有近千名學生因沒有派到自己理想的學校而“落榜”,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藝術、科技等方面的特長也很突出,所以有資格繼續參加特長生測試。
名校測試抬高門檻兒
今年,市教委對有招收特長生資格的學校進行了重新認定,學校總數縮減了三分之一,招生數量也比往年少了五六百人。
招收特長生的學校多集中在家長和學生比較關注的名校,導致特長生錄取競爭格外激烈。以80中為例,今年該校共招收藝術、體育、科技特長生130人,僅上周六一天參加測試的學生就接近千人。部分名校也因此在篩選中悄悄抬高了門檻兒,如清華附中要求報考該校民樂特長的學生所獲證書時間必須在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間,而且還得在市、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辦或認定的各級各類藝術展演活動中獲區級三等獎(含)以上。
激烈的競爭并沒有讓家長們望而卻步,反倒刺激了家長的擇校欲望,特長生測試也成為明正言順擇校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位家長表示,孩子想上名校,劃片派位學校沒有理想的,推優又沒資格,只能憑著特長生這一條參與競爭,“如果測試通過能上名校,還是挺公平的。”
發現違規家長可舉報
在為期兩天的特長生測試中,出現了一些違規操作現象。
一名報考科技特長生的男孩走出考場后表示,他的測試卡已被學校留下,所以,他不打算也沒法參加已報名的第二所學校的測試了。“我兒子在小學獲得的獎項很多,光北京市的一等獎就有兩個。”他媽媽倒是挺高興,“測試卡留下就意味著已經被學校錄取,不用再去其它學校奔波了。”還有的學校和家長提前“交易”,收取測試卡,結果因為各種原因差點沒能錄取,險些令學生失去參加特長生測試的機會。
市教委表示,學校的這些做法屬于違規,家長可以實名舉報,一經查實,教委會進行處理。但是,這種“私下交易”產生的后果要由學校和家長共同承擔。明年,本市將進一步規范小升初特長生的招生制度,制定規范學校招生的具體方案,經過論證后將向社會公布。
新聞現場
純為升學而“特長”
望京實驗學校今年招收50名管樂特長生,測試在學校音樂教室進行。學生到校后,先由學校查驗特長生測試卡、特長生合格證,隨后按照順序逐一進入考場。
考場中,3位考官一字排開,與考生面對面。測試開始,考生先演奏一首自己準備的曲目,然后由考官隨機抽取一首練習曲視奏,同時穿插考核學生的樂理知識等。為保證考試的公開、公正,考生演奏完畢后,三位考官同時打分,取平均分,按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測試的過程要進行拍照存檔。
從測試情況來看,不少學生演奏自己準備的曲子很熟練,一到視奏和樂理知識考查時就露了馬腳,反映出當下藝術學習的功利心理。很多孩子學樂器目的性非常明確,就是為了升學的需要,并不是真正愛好音樂,導致一些學生在備考時拼命練習復雜的曲目,認為只要掌握了高難度的曲子就能得到考官的肯定,而忽略了基本功的練習和培養。更有一些學生一旦以特長生的身份升入理想的學校后,立刻放棄“特長”,連課外活動都不參加,使“特長”完全淪為升學的敲門磚。
對此,校方表示,并不看重考生提交的各種獲獎證書和考級證書,會更看重學生的臨場表現和在演奏中體現出來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