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文藝超市”擺進圖書節 囊括詩歌書法等近2000件作品

2013-09-2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由市文聯主辦,被藝術家們稱為“文藝超市”的北京文學藝術品展示會,作為2013北京國際圖書節活動之一,日前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廣場開幕。來自市文聯下屬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的近2000件作品在展示會上輪番展出。不過,由于各藝術門類特點不同,市場的反應也冷熱不均。

    步入展區,首先被各色玲瓏風箏、面人、鼻煙壺、京劇盔頭等民間手工藝品吸引,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展區是人氣最旺的展區。臨近傳統佳節中秋節,雙氏泥人第三代傳人雙彥親手制作的泥塑兔爺非常受歡迎,不少人當場掏錢購買。著名京劇盔頭制作師楊玉棟則遇到一位“大客戶”,來自北京電影制片廠的一位先生希望能成批訂購京劇盔頭。“這是手工活,每做一個都很費工夫,我不敢接您這樣的大訂單。”楊玉棟并沒有當場答應下來。

    相比于民間藝術品和攝影展區的熱鬧,北京作協的展區就顯得冷清一些。當天前來展示作品的是兩位詩人——李成恩和林遙,兩位80后詩人擺在展臺上的新作還散發著墨香,但前來仔細翻看的人很少。“在我國,詩歌不如小說受歡迎。”李成恩說,詩歌作品出版的多,但閱讀的人少。人們對詩歌語言的鑒別能力不足,使得詩歌愈發變得小眾。“如果我們能多走到讀者身邊去朗誦詩歌,讓大家感受到詩歌的美好,可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李成恩說。

    還有些藝術品深受市民喜愛,可藝術精品的價格自然也較高。書法家楊春燕的兩幅字很受一位老先生喜愛,老先生想以千元左右價格購買,這與楊春燕的心理價位相差很多,只好作罷。當聽到有人抱怨藝術品價格太高時,北京絹花“花兒金”傳人金鐵鈴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藝術精品凝聚著高度審美和思考,凝聚著藝術家個人的辛勤付出。別看擺在眼前的就是不大的一件小東西,卻是幾個月才能精工細作出來的。書畫作品同樣凝聚著藝術家背后付出的心血。藝術品的價格,當然要與藝術品的品位成正比。”

    據悉,本屆“文藝超市”將舉辦至9月21日,除了藝術精品展示,每天還安排了文學藝術大講堂公益講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