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10大生活謠言哪些忽悠了你

2013-10-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孕婦需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服用維生素C可防感冒、果汁和海鮮不能同吃……這些所謂“健康常識”,您是不是聽著耳熟?但這些卻是生活謠言。上周六,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又添新成員——果殼網,并首次發布“辟謠10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

    成為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新成員后,果殼網即時發布了“辟謠10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對一些與公眾生活緊密相關,而又極具欺騙性的謠言進行辟謠。

    其中,有些是傳統觀念帶來的錯誤做法,比如“經期洗頭易患癌、坐月子洗頭一身病”、指甲上“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木瓜能豐胸;有些是營養保健品推廣者制造的偽概念,比如宿便是健康殺手、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孕婦需要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有些是對正確科學知識的歪曲,比如食物相克:果汁與海鮮不能同吃、服用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還有一些是由于人們缺乏相關知識造成的誤會,比如市場上存在“人造雞蛋”,煮熟后能當乒乓球打等。

    果殼網透露,今年7月上線的另一檔辟謠欄目“流言百科”目前收錄條目已過千條,基本覆蓋了所有常見的相關謠言,是目前最大的中文互聯網科技謠言數據庫。用戶可以提交流言或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百科條目采取共同編輯方式,由接受過各領域專業訓練的編輯和網民共同對謠言進行分析、駁斥后形成結果。從目前的結果看,已提交的流言中,謠言占絕大部分。

    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聯合辟謠平臺將持續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發布類似的榜單,澄清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謠言信息。

    科學破解謠言一:

    排宿便保健康

    “宿便”在10大生活謠言榜上排行第一。

    “宿便是健康殺手,排宿便保健康。”許多市民都聽過類似的說法。有的更聳人聽聞,說什么“宿便有多種危害,會壓迫小腸絨毛的活力和彈性,發酵、脹氣導致酸毒癥,還會改變腹部和脊柱形狀,讓身材變形。”

    真相如何呢?

    “流言百科”通過《生理學》及國外相關文獻論證:宿便是個偽概念。 “宿便”并非一個醫學概念,它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概念,各種宣傳中“宿便”的危害皆為夸大其辭的商業宣傳。

    “流言百科”提出“宿便論”的四大破綻,普通成年人的結腸和直腸的容積總和大約是4升至5升。即便被全部填滿,糞便的總量也只有5千克左右。而即便是腸梗阻,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小腸內不可能存在“糞便”,因而也不會出現宿便壓迫小腸絨毛,導致營養吸收被阻礙的情況。人體肥胖主要是由脂肪堆積造成的,與糞便無關。那些所謂“排毒通便”的藥物往往是各種瀉藥,通過破壞人體的水和電解質平衡造成腹瀉。使人體脫水,造成體重下降的假象。

    而以“宿便”為噱頭的商業宣傳,多是為其所謂“排毒”藥物作鋪墊的。這些藥物往往以大黃等瀉藥為主要成分。長期服用會造成腸道功能紊亂,甚至導致結腸黑變病。建議大家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加體育運動,如果長期便秘,要到醫院尋求正規醫生的幫助,而不是自己選擇所謂的“清宿便”保健品。

    科學破解謠言二:

    坐月子洗頭一身病

    10大生活謠言榜上最具傳統色彩的話題就要算是“經期洗頭易患癌、坐月子洗頭一身病”了。老話兒說得更邪乎:女人坐月子期間禁忌多,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開窗吹風、不能出門,甚至不能自己開冰箱,否則就可能落下怕冷,怕風,出虛汗等毛病。

    “流言百科”經過分析《口腔科學(第7版)》等國內外文獻論證,這些說法不科學,產后應勤洗澡、勤刷牙、盡早下地活動、在注意保暖的同時及時通風換氣。

    產后發“虛”是女性的自我保護機制。懷孕期間,由于鹽皮質激素的作用,體內會儲留大量水分,產后這些水分主要經腎形成尿液排出,也有一部分通過出汗的形式排出體外,稱為“褥汗”,是皮膚排泄功能旺盛的表現,不屬于病態。

    通常順產后4天由于傷口原因暫時不洗澡,可以擦浴和洗頭,傷口愈合后就可以淋浴了;剖腹產的媽媽應在傷口完全長好后(通常需要兩周左右)再洗澡,期間也可以擦浴和洗頭。

    懷孕期間,由于激素的作用,頭發的正常生長周期延長了。當分娩后,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就會表現出頭發脫落。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并不是因為梳頭洗頭所造成的。

    產后不能刷牙的說法更是錯誤的。孕期由于雌激素的毛細血管擴張作用,會使得原有的牙齦炎癥加重,牙齦腫脹甚至形成齦瘤樣改變,刷牙時容易出血。然而炎癥和出血并非是由于刷牙導致的。

    鏈接

    10大最流行的生活謠言

    1、宿便是健康殺手,排宿便保健康

    真相:“宿便”并非一個醫學概念,它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概念,各種宣傳中“宿便”的危害皆為夸大其辭的商業宣傳。

    2、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真相:“酸性體質”只是一個“偽概念”。人體的不同體液pH值也有所不同,比如胃液就是強酸性的。正常情況下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酸中毒和堿中毒都是必須接受專業治療的嚴重疾病。短期內的特定食物不可能改變正常人血液的酸堿度。

    3、食物相克:果汁與海鮮不能同吃

    真相:這些傳說要么來自于人們對日常生活的不恰當總結,要么來自于對科學研究的夸大和誤讀。有科學家驗證了坊間流傳的數百種食物相克傳說,無一成立。

    4、水知道答案:人的態度會影響食物

    真相:水不可能對人類情緒進行感知和反應。“水知道答案”這項研究并不符合相關的技術流程,其結論自然也不足為信。

    5、孕婦需要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

    真相:這條謠言故意歪曲了一些二十多年前的研究結論。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日常非電離輻射會導致孕婦流產率、胎兒畸形率的提高,也不會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過低。孕婦無需特別防護。

    6、人造雞蛋能當乒乓球打

    真相:橡皮蛋其實只是“不合格”的雞蛋,并非人工制造的假雞蛋。雖然研究數據表明其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但是仍然不建議大家食用。

    7、維生素C可以治療和預防感冒

    真相:大量的科學研究都證實大劑量的維生素C并不能降低普通感冒的發病率。這只是上世紀早期維生素C剛被分離純化之后誕生的諸多神話之一。

    8、經期洗頭易患癌

    真相: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樣的生活方式可導致婦科疾病,更不會因此而患上癌癥。

    9、木瓜能豐胸

    真相:木瓜酵素和維生素A都無法起到豐胸效果。流言甚至弄混了古代中國的宣木瓜和作為水果的番木瓜。

    10、指甲上的“月牙”是健康晴雨表

    真相:指甲上的“月牙”只是指甲生長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現象,它是新生的尚未完全角質化的指甲,只有看不見的“月牙”,沒有不存在的“月牙”。用“月牙”的數量和大小來評判是否健康是不正確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