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迎來“雙11”網購大戰,北京警方發布網購防范提示全攻略。近期,網絡購物電信詐騙案件發案呈下降趨勢,11月1日至5日,此類案件同比下降36.26%。
從作案手段分析,除了傳統的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隨后虛假發貨,以假冒購物網站鏈接魚目混珠,假冒購物網站客服幫助“退款”三類傳統詐騙手段外,最近又新增了一類詐騙方式,那就是以銀行名義發送手機短信,要求客戶進行電子口令卡升級,從而盜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和網銀密碼,轉走賬戶資金。犯罪分子冒用銀行名義群發短信,誘使網銀客戶登錄釣魚網站進行口令卡升級操作,得到密碼后,在極短時間內將受害人賬戶內資金全部轉移。這些釣魚網站與真正的銀行網站極為相似,幾可亂真,網站域名多為帶有相關銀行簡寫或電話的混合域名,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稍有不慎便會上當受騙,給市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北京警方在此提醒廣大網民,在網絡“大血拼”時,一定要選擇正規購物網站,并且注意店鋪信譽,要關注其他消費者對網點商鋪的口碑及品牌信譽的評定,參考其他消費者的購物點評;同時,要提防虛假宣傳,不要被某些“超低價”商品所迷惑,當商品價格遠遠低于其實際價值時,背后往往是陷阱;不要輕信不明來電,不接受來路不明客服人員提出的任何充值、轉賬要求;不要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賬戶及密碼、交易驗證碼等,盡量不要在公用電腦上進行購物、支付等操作。
作為賣家,也要防范詐騙。一些騙子冒充買家,假借多次付款失敗或支付故障為由,向賣家尋求幫助,向賣家發送假冒的釣魚網址,套取網銀信息及身份信息,盜取財產。有的騙子冒充網站客服,假借收到買家投訴需核實,或未交納交易保證金等理由,要求對賣家進行電腦遠程協助,盜取其支付寶內余額。
典型案例
11月3日,一事主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淘寶店店主,并稱事主在其店內的淘寶交易沒有成功,可以幫助事主退款。事主按對方要求登錄QQ聯系,后接到犯罪嫌疑人發送的鏈接,事主打開后,按要求填寫了銀行卡信息,先后四次輸入手機驗證碼,但每次網站上均顯示驗證錯誤。后事主手機接到銀行消費短信提醒,共計損失13996元人民幣。
典型案例
10月23日,一事主在家中通過淘寶網開網店賣茶葉。后一名自稱淘寶客服的人加事主阿里旺旺好友,并告知事主所開的淘寶網店交納的保證金被凍結,需要重新交納1000元保證金,以及2000元開通綠色7天通道,若不開通將無法在網上交易,又提出遠程協助事主進行操作。隨后,該人遠程操作事主電腦,將其支付寶內的幾千元余額劃走后失去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