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大量推銷、詐騙電話,讓人不堪其擾——
“400”成騷擾電話專用號?
蔡華偉繪
400電話,一度被消費者認為是企業信譽和實力的象征。現在,不少400號碼卻成為手機用戶避之不及的推銷、騷擾甚至詐騙電話。
“400”為何墮落成騷擾電話“集中營”?該由誰來監管400電話?公眾又如何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近日,北京的蔣女士接到一個400開頭的號碼來電,對方說著口音別扭的普通話,聽起來似乎是個外國人,問蔣女士是否有興趣提高英文水平。
蔣女士感覺有些奇怪,她印象中,400電話都是大企業用的客服電話,怎么也做起了推銷?她的幾位同事也表示都接到過400號碼的來電,或推銷理財產品,或推銷保險,讓人不堪其擾。
一個400號碼被121萬人次標記為騷擾電話
記者了解到,除了推銷產品服務,還有人利用400電話進行詐騙,偽裝成正規企業,以“特價機票”“電信欠費”“購車退稅”“網絡中獎”“手機中獎”“銀行卡消費”等為幌子,騙財牟利。
據360安全工程師裴智勇介紹,今年以來,用400號碼進行電話騷擾的情形呈急劇上升趨勢。
近日發布的《2014年一季度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360互聯網安全中心收錄的用戶新標記的各類騷擾電話號碼中,被標記為騷擾電話的 400、800電話,平均每個號碼被標記次數是其他類型號碼平均標記次數的15倍到25倍。據裴智勇介紹,這其中以400電話為主,被標記次數最多的一個 400電話號碼被標記了121萬次。
據業內人士介紹,400電話現在已實現主叫和被叫,被廣泛用于多種行業的客服,且一般來說,必須具有正規營業執照及組織機構代碼的企事業單位才可以申請辦理。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說,400電話在設立之初受到用戶的信任,很大原因在于其是正規企業的服務電話,且由企業方承擔通信費用。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而且能增加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和美譽。
對于現在出現的利用400電話進行騷擾、詐騙等亂象,項立剛認為,這和很多辦理400電話的代理商經營不規范,操作太隨意有關。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介紹,400電話詐騙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利用改號軟件使來電號碼顯示為400電話,這在技術上易實現,但也很容易露餡, 因為回撥過去會提示沒有此號碼或者無法回撥;另一種是不法分子通過代理商辦理400電話,由于層層外包,各級代理的情況不一樣,容易出現不遵守規定,違規 受理400電話業務的現象,一旦放松監管,違規情況就會比較多。
代理商稱沒有營業執照也可開通400電話400電話應該怎么申請?業內人士介紹,開通400號碼需提供相應材料供運營商審核,如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核準后,運營商與客戶簽訂400業務服務協議,在系統中為客戶建檔,開通400產品。
據了解,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均提供辦理400電話的服務,但個人不能申請,必須提供企業營業執照等材料。
記者致電一家運營商客服,被告知辦理400電話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在運營商處辦理,即申請人將自己的名字、聯系方式及所在公司名稱等信息告訴 運營商客服,審核后,運營商安排客戶服務經理直接聯系客戶,指導辦理;二是通過授權代理商辦理,客服可向申請人提供代理商聯系方式。
記者與該客服推薦的一個代理商取得聯系,提出想辦理400電話,并稱自己的公司目前還沒有營業執照。代理商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你這種情況可以選擇掛靠在我們公司,或者我們幫你找其他同意被掛靠的公司,這樣就能申請了。”
另一位代理商給記者推薦了北京某科技公司,該科技公司工作人員稱,他們是聯通公司的直接代理商,專門辦理企業400電話,還聲稱:“個人可以掛靠在我們公司,現場或者網上簽合作合同,交一定費用選定具體號碼后,當天就可以開通。”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一些代辦400電話的店家稱“企業個人均可辦理”。記者聯系了其中一家,表示想開通400電話但是沒有營業執照,店家表 示,可以將個人掛靠在其公司名下,只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復印件并交錢即可。在店家幫助下,記者成功在中國移動“集團客戶綜合運營支撐平臺”實現了選號。
專家呼吁對代理商加強監管
針對400電話業務辦理的混亂狀況,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說,網上搜到的各種400電話代理網站以及淘寶上的代辦店家,如果是經過電信運營商 授權的,運營商就負有監督責任。如果監督不力,則應該承擔相應的后果。同時,在公安部門偵破相關詐騙案件時,電信運營商應提供一切可能的配合與協助。
據了解,除400電話推銷詐騙泛濫外,“53”“56”“800”等開頭的騷擾電話也不少。
400電話到底應該由誰來監管?項立剛指出,各地區由通信管理局來負責400電話的監管,但是監管過程存在復雜性,如電話內容的認定問題。他 說,目前,沒有任何公司有能力和權力來進行電話監聽,除非用戶自己對電話內容有錄音,否則無法指定某電話就是騷擾或詐騙電話。同時,尚未有法律明確表明哪 些話語內容屬于詐騙。而在沒有有效證據的情況下,公安部門也不能開具違規證明。“要判斷電話內容是否有問題,誰來認定,成了問題。”他強調。
曾劍秋認為,應從監管和技術方面實現治理,加強對代理商的監管,同時應從技術上加強識別400電話詐騙。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專 業委員會秘書長陳際紅也認為,應加強行業監管,在電信號源、號碼發放、資質審核、投訴處理等環節都不能放松,必要時應加大處罰力度。尤其是要加強對代理商 的監管,運營商如果監管不力,應承擔連帶責任。
至于如何識別詐騙電話,項立剛建議,用戶不能單純依靠電話號碼本身來判定其是否有問題,而是應該判斷接聽后的電話內容,“若對方向你提出匯款、轉賬等要求,就應該警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