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隨身帶的銀行卡被人盜刷19次 塑料片變身能取現的卡

2014-06-10  來源: 錢江晚報
[字體: ]

隨身帶的銀行卡,被人盜刷19次

   一個軟件,一臺類POS機,一組銀行卡信息

   一張帶磁條的白色塑料卡片就能“變”成銀行卡并成功取現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新聞,有人投訴銀行,自己的銀行卡從來沒有離開過身邊,卻莫名被盜刷。銀行辯駁的理由通常是:你肯定是自己泄露了銀行卡信息。

   即便泄露信息,那么在身邊的卡,又如何會被人在遠方取現呢?

   其實,這是因為你遭遇了信用卡詐騙。 蕭山檢察院就剛剛審結了一起類似案件,兩個20出頭的小伙子輕松復制數十張銀行卡,僅僅在蕭山就取現數十次,總金額達到6萬余元。而他們在別的城市也同樣操作。

   被害人遍布全國

   涉及各類銀行

   兩個疑犯是今年4月21日凌晨在蕭山街頭被抓的。

   就在他們被抓前的幾個小時里,全國不同城市的好幾個人都接到手機短信,顯示自己的銀行卡被瘋狂取現。

   比如杭州劉女士,從4月20日晚上11點52分到55分,她的手機上接連收到7條短信,都來自她的工資卡銀行,前6條顯示每次取款3000元,最后一條取款2000元,共計2萬元。

   而卡就在她的錢包里,她迅速將卡掛失。

   同樣,北京的李先生,在4月30日16時,查詢自己的工資卡發現少了3.77萬元,查看交易詳單,發現他的卡在4月20日和21日,在杭州蕭山被每次取現2000元,連續刷卡18次,另有一次是取現了1700元,總共被刷卡19次。李先生立即報警。

   從被盜刷的銀行卡看,有四大銀行的,也有商業銀行的,郵政儲蓄卡也未能幸免。

白色塑料片

   輕易“變身”能取現的銀行卡

   疑犯一個姓張,25歲,山東人;一個姓劉,23歲,江西人。

   張,無業,今年2月在網上認識了一個上家,上家問他愿不愿意干銀行卡取現的事,每次取現他能夠拿10%的好處費。

   兩人約定在上海見面。接下來的一幕讓人吃驚:上家拿出三件東西,一臺筆記本電腦,內含復制銀行卡的軟件,一臺黑色的刷卡槽,還有一疊白色帶磁條的塑料卡片。

   由上家提供銀行卡信息,通過軟件,只要把白色塑料卡片往刷卡槽里一刷,別人的銀行卡信息就復制到了白色塑料卡片里。

   這些白色塑料卡片都能成功取現,而且“支持”銀聯系統,通存通兌。

   上家沒有抓獲

   尚不知銀行卡信息從何而來

   由此,張和劉在多個城市取現過,后來跟他們聯系的“上家”也更換過。他們甚至都得到了“設備”,只要上家發來銀行卡信息,他們就能成功復制。

   目前,“上家”沒有抓獲,所以我們不知道上家的這些銀行卡信息是從什么渠道獲得的。

   銀行卡信息泄露很可怕,號稱高科技防密的銀行卡能夠被如此輕易復制也讓人吃驚。當我們習慣了現代支付離現金越來越遠時,賬戶安全問題再次讓人警醒。

目前,張和劉以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被蕭山檢察院批捕,上家正在網上追逃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