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腦血管其實很怕熱

2015-06-16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 ]

端午龍舟活動昨日啟動,在天河車陂涌岸邊觀賽的小觀眾自帶風扇降溫。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明顯 血壓波動腦血管意外增

    “馬上就到夏至了,氣溫節節升高,人的生理也在產生變化。”南醫大珠江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多斌分析說,眼下春夏交替,人體要適應外界 氣溫、氣壓等變化做出調整。在氣溫高、氣壓低的情況下,人體的內分泌代謝受影響,血液黏稠度改變,動脈硬化人群的血管脆性增加。當氣溫持續高到一定程度, 顱內血管難以適應外界溫度的明顯變化,特別是高血壓的患者,在出現較大的血壓波動時,腦血管意外就會明顯增加。吳多斌介紹說,腦溢血又稱腦出血,是腦中風 (學名“腦卒中”)的一種,另一種是缺血性的腦中風。

    “近些年中青年腦溢血患者有所增多,這與各種壓力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吳多斌提醒說,不僅僅是有高血壓等基礎病患者容易因控制不力產生血 壓波動,事實上,普通人群因工作、生活節奏過快、壓力太大,或是承擔太多重任務、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得不到足夠休息,處于應急狀態時人體腎上腺素升高以支 撐身體高效運作,也可致血壓突然升高,若突破生理極限同樣易發生意外。

    “高血壓患者和肥胖青壯年是腦溢血的高危人群。”吳多斌提醒,這些人在季節交替、極端(炎熱或寒冷)氣溫持續時,更要定期監測血壓,將血壓 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切莫擅自減藥甚至停藥。另外,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又是家庭頂梁柱的青壯年,更應定期體檢,加強自我保健 意識,及時發現自身狀態的變化。特別是在節奏快、工作忙、壓力大的狀態下,更要學會自我調節,適當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讓身體重新休整、恢復平 衡。

    腦溢血的發病雖較突然,但仔細觀察,有部分人在發病前也曾出現過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先兆癥狀,比如頭暈頭痛,或是突然一側肢體發麻、乏力不靈 活等。眼下即將進入夏至,熱著了、累著了、睡不好覺的人不在少數。專家提醒,若出現持續一陣子后便自行緩解的頭暈、頭痛,或出現嘔吐及抽搐、視力模糊、肢 體麻木或無力等奇怪癥狀,切莫歸咎于天熱睡眠質量差而不當回事,這些癥狀或可能是腦血管意外的先兆信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