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費者在石家莊一超市選購薏米。
養生上有秋來“伏”不去、祛濕養脾胃的說法。省中醫院脾胃病一科主任醫師白海燕提醒大家,立秋之后,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濕,濕熱交蒸,合而為濕熱邪氣。立秋之后調養脾胃,預防胃腸疾病,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
立秋后更要祛濕
“濕是指濕邪,濕邪為中醫的六種致病因素之一,分為外濕和內濕。”白海燕表示,外濕多指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等致病。內濕是人體內生濕濁,多因嗜 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水濕滯留體內致病。如果是外感濕邪,常見惡寒發熱、雖然出汗但熱不退、頭身沉重,或疼痛如裹、四肢困倦、關節肌肉疼痛等 癥狀;如果是濕濁內阻腸胃,常見胸悶不舒、胃脘或腹部滿悶、食欲不振、不思飲食、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癥狀。如果內外濕邪相合,則可兼見以上諸證。
那么該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邪呢?白海燕表示,應留意以下癥狀:
痰多:咳嗽或不咳嗽但痰多,痰色白清稀;惡心嘔吐,嘔吐物多為痰涎;如痰濕留注四肢,則肢體困重。
易疲乏:許多患者經常會覺得全身沒勁,兩條腿沉重無力,頭也昏昏沉沉,不愿意活動,或易疲乏,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脾虛濕濁內生。
口水多、不喜飲水:體內濕邪過重,水濕不能及時排出體內,充斥于臟腑經絡就會表現為分泌物過多,像口水多且不喜飲水。
體重不正常增加:人體內水液的代謝與肺、脾、腎三臟有密切的關系,當三臟功能異常時,水液在體內的代謝就會出現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 吃得不多但明顯長胖,有時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另外濕邪還有很多表現,比如,皮膚經常起濕疹、雙腿經常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
祛濕多吃健脾利尿食物
“俗話說,千寒易祛,一濕難除。祛濕應避免濕邪的侵害,忌貪涼、過食生冷食物,可選擇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白海燕介紹,比如可多吃些冬瓜、扁豆、薏 仁、綠豆、西瓜翠衣等。冬瓜和西瓜屬于性寒味甘,清熱生津的食物,濕熱天氣多吃冬瓜和西瓜都有較好的利尿作用。扁豆有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之功 效。薏仁可健脾除濕、增強腎功能,不僅含有高蛋白,而且還富含B族維生素、鈣、鐵、膳食纖維等,是一種營養平衡的谷物。此外還要保持屋內空氣流通。房間內 的濕氣如果較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祛濕推薦經典食療,薏米赤小豆湯。”白海燕介紹,將薏米和赤小豆先泡幾個小時,然后放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赤小豆在鍋里燜半個小 時,再加火,燒開后再燜半個小時,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壓鍋的,直接泡后煮壓一會就好了。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 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赤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濕,散血,解毒。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薏米赤小豆粥里不宜加大米。”白海燕表示,因為大米長在水里,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 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么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于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 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于養生來說并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薏米赤小豆湯祛濕要做加減法
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薏米赤小豆湯,有禁忌嗎?對此,白海燕表示,這個湯是養生佳品,沒有什么副作用,但針對不同的人,則可以適當地做一些加減法。
“有的人體質偏寒,湯里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都可以。”白海燕說,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濕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 朋友痛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點赤小豆湯,再加上一些姜片、大棗、紅糖,喝下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 血除痹。
“平日思慮過度的人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白海燕說,在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 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濕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桂圓甘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 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而且,單純的薏米赤小豆湯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圓后,就變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僅驅散人們體內的濕氣,而且能給人 們的心帶來生機與溫暖。
“年輕人可以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白海燕表示,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濕熱內擾所致,用薏米赤小豆湯洗臉 有奇效,或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用。百合能潤肺、養顏,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蓮子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當然,如果感覺湯 沒有什么味道,還可以加點冰糖。
“如果是感冒著涼了,也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幾片生姜。”白海燕說,感冒著涼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幾片生姜。生姜性 溫,能溫中祛寒,健脾和胃。注意,生姜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湯里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后保養 時,喝赤小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對溫中、健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一些黑豆。”白海燕說,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薏米赤小豆湯還可以用來緩解腳氣癥狀。”白海燕表示,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濕熱下注。可在薏米赤小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赤小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白海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