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本周是我國第12個鎮痛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舉辦了關注癌痛活動。記者獲悉,我國有近200萬的癌痛患者,但70%沒有得到足夠的止痛治療。使用鎮痛藥物會導致藥物成癮,這個誤區是導致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
人們談癌色變,除了因為癌癥致死率高之外,還有癌癥帶來的疼痛感令人飽受煎熬。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310多萬,癌癥疼痛人數將近200萬。原衛生部全國范圍癌痛現狀調查結果顯示,癌痛發生率為61.6%,四分之三的晚期癌癥患者伴隨著癌痛。
目前,癌癥還無法根治,很多患者接受的都是姑息治療,緩解疼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使用鎮痛藥物。調查顯示,我國仍有70%的癌痛患者沒有得到足夠的止痛治療。專家說:因為社會上對阿片類鎮痛藥物存在誤區,認為這類藥物會造成生理依賴或藥物成癮!
阿片提取自罌粟,包括嗎啡、可待因、美沙酮等等。“罌粟、嗎啡,那是毒品啊,會上癮的!”很多人都對此抱著這樣的固有觀念,因此對阿片類鎮 痛藥物十分抗拒。很多癌癥患者也有同樣的看法,沒有把對疼痛的治療作為優先選項,能忍則忍,等到扛不住時就直接使用嗎啡等強阿片類藥物。而那時往往已經是 臨終前的嚴重疼痛階段了。
專家談到,中國癌痛治療嚴重不足。專家反復強調,癌痛不應忍,必須治。在醫療用途當中,按時給藥可以避免出現過高的峰值血藥濃度,并使血液 中的活性藥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規范化的用藥可以在保證理想鎮痛治療的同時,顯著降低發生成癮的風險。研究表明,阿片類藥物醫源性成癮非常少見,國內 自1990年開展相關的癌癥鎮痛后,也未見成癮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