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男人心梗多因“花天酒地”?

2017-02-26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最新研究報告:國人心梗的首要誘發因素是體力應激

    心梗到底是什么誘發的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牽頭完成了中國心梗注冊研究發現,國人心梗的首要誘發因素是體力應激,但在第二位誘發因素上, 則體現出男女不同:男性多為大吃大喝等近期過度的不良生活方式,女性因心情不爽而發病的比例高于男士。這項研究是對全國31個省份108家醫院收治的 77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數據分析后得出的。

    ■首要誘因是體力應激

    研究中,體力應激是誘發心梗的首要因素,其中男性占49%,女性占45%。

    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楊進剛解釋說,所謂應激,就是機體在外界環境變化時身體的不恰當反應。

    體力應激不一定是勞累,“如跑步后發生的心梗,運動量可能也不是很大,但患者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鍛煉身體,開始鍛煉時身體不適應,誘發了心梗,這種變化屬于體力應激。”

    ■男女犯心梗原因不同

    研究還發現,在誘發心梗的各種因素中,明顯表現出男女的不同。以生活方式為例,有15.4%的男士犯心梗是因為過度不良生活方式。“過度指 的是與平時相比過度飽餐或高脂飲食、大量吸煙、大量飲酒、夜間過度娛樂等。”相當于大家說的胡吃海喝可勁造;通宵搓麻將玩得嗨。相對男性來說,女性比較注 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過度不良生活方式引發心梗的只有8%左右。

    與男士相比,女士因心理壓力大而誘發心梗的比例較高。研究發現,有14.4%的女士因為精神壓力大誘發心梗,男士則不到10%。

    ■預防疾病得心態平衡

    既往研究表明,情緒壓力較大的人,身體炎癥水平程度較高。充滿心理矛盾、壓抑,經常感到不安全、不愉快和緊張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為什么女性更“愛生氣”?楊進剛說,女性與男性相比,情感更加細膩,對刺激的反應都比較敏感。從社會學角度來分析,男女承擔的社會角色不 同,“女性的生活范圍多偏重家庭,她們付出了極大的勞動,但她們的價值卻不易被社會所認可。”家庭事務單調瑣碎,更易產生心理疲勞,“情緒的不穩定容易導 致心理失衡,誘發心臟病。”

    研究還表明,女士在天氣和環境驟變時以及在遭遇疾病、手術、創傷時,比男士耐受力差一些,注冊登記的心梗患者中,有7.9%的女患者是因此而誘發心梗,男士僅占2.8%。

    這項研究說明了一個樸素的道理:預防疾病沒有什么高深的學問,就是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態平衡,避免情緒大起大落,不要暴飲 暴食、花天酒地、熬夜不睡、過度勞累。尤其是體力活動,最好要堅持而有規律。長時間活動量比較低的人,體力活動要循序漸進。一些身體準備不足的人跑馬拉松 猝死,也給大家敲響警鐘。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