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作文輔導:“人文·環保”

2008-12-03  來源:中關村環保網
[字體: ]
十年來的高考作文,涉及“人文”的話題有七次。 
  如1991年的“近墨者未必黑”、1992年圍繞社會公德的議論、1995年的“鳥的評說”、1996年對兩幅漫畫的評析、1997年根據提供的材料就“助人為樂”寫篇議論文、1998年的“堅韌——我追求的品格”、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2001年的“誠信”,都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這類話題。

  至于有關“環保”的話題,當以1985年的作文命題為最典型(就學校受化工廠污染一事向報社寫封信,一是反映受污染的實際狀況,二是呼吁社會予以重視)。

  其實,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個話題,就有不少考生把“環保”作為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國已加入WTO,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將逐漸跟國際接軌,人們的觀念及生活方式都將產生很大的變化。“人文·環保”這類話題將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它也將成為今后高考作文命題的重要內容之一。

  要寫好此類話題作文,要有兩個方面的準備:

  第一,多讀書,弄清什么是人文,什么是環保(實際上,“人文”涵蓋“環保”),做好理論武裝的準備;

  第二,多實踐,在觀察并深入社會的過程中,做好人生體驗的準備。

  如果想使這類話題作文有突破,那就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①要緊跟時代。在我國已加入WTO的新背景下,應從國內國際相結合的角度,去看待人文與環保問題。如“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個話題,不能僅僅把眼光局限在自己所熟悉的文化學習上,可以放開視野,寫教育改革途徑的多樣化,對幸福、人生、美、愛等等理解的多元化。

  ②要聯系自身。談別人,談社會,終究隔了一層,不真切,不深入;如果把自己擺進去,寫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感受,文章就會具體得多,也感人得多。其實,人文話題最終都離不開對人自身發展的關注。

  ③要人化語言。這是指文章中使用的語言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用詞造句均能體現人文精神。這并非要用特定的語句,而是全部用出自內心的話去寫就行,絕不用或至少盡量少用套話、空話。總之,用純粹的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去抒發自己的情感。

  [作者介紹]

  俞旭初,全國著名高考研究專家,特級教師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