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作文(黃文浩)//1997年,地處杭州市中心的孩兒巷被列入杭州下城區舊城改造范圍,擬改建為某中學運動場擴建用地。1998年,該申請獲批,包括孩兒巷98號在內的46戶居民住宅被劃入了拆遷范圍。當時里面的居民錢希堯老人心急如焚,奔走于各個部門,呼吁保護這所古宅。
不過經市文保部門考證,孩兒巷98號并非陸游故居,而是一清代晚期建筑,古宅仍將被拆毀。
1999年5月,杭城各大媒體對孩兒巷98號進行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許多市民尋訪而至,要求保留的呼聲也越漲越高,2000多市民聯名寫信給市領導要求保留古宅。
1999年7月,下城區委也明確表示對孩兒巷98號古建筑采取保護措施。孩兒巷98號在舊城改造時暫時得以幸存。
之后的兩年,該建筑在風雨中搖搖欲墜。房屋的拆方、保方爭論不休,孩兒巷98號古建筑的命運再起波瀾。
2002年7月,據建筑歷史文化界多位權威人士肯定,此宅為宋代基礎上不斷翻建的清代建筑:孩兒巷98號房屋的西墻為宋墻,已極其少見,房屋主結構有明代柱礎、“蠡殼窗”、雕花門窗系清代之物,有重要文物價值。
7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正式決定,停止拆除孩兒巷98號房屋;9月16日,杭州市中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不拆。孩兒巷98號在多方努力下這才保留了下來。
聽著居民講述這段曲折的歷史,我們的心也和無數杭城人民的心一樣隨著這座命運飄搖的建筑起伏不已……我們走進這還沒有翻修完工的古宅,希望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尋找到一點歷史的痕跡。
我們經過一天的實地觀察訪問,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進一步豐富杭州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學生更是可以承擔起許多責任。可以利于大學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更好地承傳、保護和發展歷史文化。可以加強宣傳教育,更新觀念,加強關于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立法和宣傳,提高市民和政府機構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意識,將名城保護納入城市改造、開發、建設總體規劃。要從杭州城市總體發展出發,對文物古跡。歷史地段,歷史風貌、歷史文化傳統采取區域整體保護和單位保護利用相結合的點、線、片的保護方式,進行分層次、有重點的保護;要在文物古跡集中的地區根據不同的文化內涵設立風格各異的保護區,清河坊一帶方建筑街巷群落保護區便是一個很好的典型。深入那里的同學介紹,清河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既恢復了歷史的原貌,又開發了經濟價值,許多老字號的百年老店擁有著嶄新的活力,一個個民族品牌又煥發了生機。杭城的昨天和今天在這里完美地契合了。